2016-08-15
收藏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又有前面8和9的组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图四式的方法,并会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我的设计思路是:复习铺垫(复习7以内的口算及8和9的组成)情境引入(小棒图)观图提问,列式解决(据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动手操作(摆学具,写算式)课堂活动(巩固练习8、9的加减法)总结算法。
成功之处:
首先,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说中学,做中学,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及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其次,导入的设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再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8、9的加减法。
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8、9的加减法时,教材只是列出了其中一种摆法的四个算式,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8、9的加减法,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出所有关于8、9的加减法算式,因此,显得内容较多,处理的方式上也较为单一,显得十分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显得不高。应采用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分别在列出算式,例如分小组列算式,每个组选择不的分法来列,比一比,哪个小组列得又对又快。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再处理根据不同的摆法列出四个算式时,让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得过少,教师的总结也不到位。没有很清晰的让学生明确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就让学生多说,在教师引导的基础再说一说,充分让学生通过说来进一步体会四个算式间的联系。
第三,在让学生同桌合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有部分学生,还没有积极的投入到合作交流中。就该加强这部份学生的指导。
第四,在教学中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以点带面,一带而过了。应该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对于说得不完整的,教师可加以引导。
2014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公式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第4单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化简比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练习题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应用题练习题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习题
青岛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精选201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练习作业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圆的周长
2015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百分数》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百分数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同步练习——沪教版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检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可能性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第五单元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运算练习题(苏教版)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课后练习作业
青岛版2015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练习题
15年六年级数学上圆的周长训练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课后练习(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同步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练习题
15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练习题(第五单元)
小学六年级上《圆和扇形》同步练习——冀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随堂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练习题
2015小学六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百分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