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
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6+2=8 (为什么)
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
2+6=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8-6=2
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
8-2=6
(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
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
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6+3=9 3+6=9
9-6=3 9-3=6
(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
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
7+2=9 9-7=2
2+7=9 9-2=7
(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7=2
(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2=7
(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这四道题都用了9的哪一个组成?
3、小结
同学们,我们发现无论是苹果图还是摆小棒,我们都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这四个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
四、巩固练习: P61. 7、8。
五、P57.生活中的数。
六、全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5.2.1平行线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平行线的性质(三)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6.2.2用坐标表示平移课件ppt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课件3
平移(二)课件ppt七年级下
7.2三角形的外角课件和学案(临沂八中七年级下)
第五章小结云复习(一)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课题学习
平行线强化练习课件ppt上杭四中七年级下
平行线的性质(二)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7.1.2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新人教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件ppt过渡湾镇中心学校七年级下
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课件ppt交通路中学七年级下
6.1.1有序数对课件ppt宜丰新昌学校七年级下
消元(1)课件ppt交通路中学七年级下
7.2.1三角形的内角课件ppt洋桥初中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ppt易门县六街中学七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ppt交通路中学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三角形的边》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1.1相交线课件ppt温岭市实验学校七年级下
三角形的边课件和学案(奥林学校七年级下)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课件2
平移(一)课件ppt七年级下
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5.1.2垂线(第2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走近三角形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