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上《6,7的加减法》教学相关之说课稿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西师大版数上《6,7的...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数...

西师大版数上《6,7的加减法》教学相关之说课稿

2016-08-15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

教材难点: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的组成。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学会6与7的组成。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二、说教法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法

第二,探索操作法

第三,游戏法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游戏《手指对数》

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

(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

2、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6的组成。

(2)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立联系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6的组成,边读边看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

3、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

(1)操作

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认识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为了使学生对7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让学生手指对数读一读,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四、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趣味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摘星星、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

五、全课小结

通过游戏的结束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的课题,并知道学习的内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