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11-20 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我上的内容是数11至20各数日的认识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想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南昌创建文明城市,和老师一起出去走走,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主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整节课中,我感觉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如,认识11时,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自己拿出11根小棒有什么方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担心学生拿出学具后很难维持纪律,不敢放开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而改为看图说话,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动手的时间有点不足。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2-2013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工作总结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生活中的负数》听课记录-名师课堂案例精品
小学数学毕业班考试关于总复习知识点之数和数的应用题
2012-2013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下学期培优补差计划、总结合集
小学数学上学期四年级寒假作业方案参考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优秀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品篇(人教苏教北师大西师大版等通用)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毕业班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指导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对小学科学复习和复习课的认识
2012-2013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集锦合集
一师一优课心得体会及总结
小学数学毕业班填空题归类复习
(2012-2013二学期)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备课组工作总结
在小学数学中《期末复习方法浅谈》
一年级数学老师期末工作小总结文章
小学数学毕业班判断题复习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选资源挺好
(2012-2013二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工作总结4篇
小学数学教师关于高效课堂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
(2012-2013二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优秀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名师课堂教学案例范文《9的乘法口诀》设计学习
《交换律》听课记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也谈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小学2012年秋(2012-2013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名师课堂精彩记录单关于《生活中的负数》听课记录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