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了6、7的加减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根据情境图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以情境图为媒介,提问题、列算式、说算理。
不足之处:
认识集合圈学生第一次接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这部分的学习应该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先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但是从学生描述图意、提问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的意思,但在表达时语言不够通顺,词不达意。因此语言的训练还是非常艰巨的。通过各自语言的叙述,学生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算式的内在联系。还有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应加强,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整个课堂都变的能动起来。
成功之处:
通过上这一段一年级的数学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所以,我想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的学习知识。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2.1《2、5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例2)ppt课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1《最小公倍数》(例3)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5《体积和体积单位》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2《2、5、3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0《最小公倍数》(例1、例2)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1《因数和倍数》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1《因数与倍数》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PPT课件(关铸琼)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2《因数和倍数》(例2)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2《分数与除法》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1.1《观察物体》(例1)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3《因数和倍数》(例3)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2《分数与除法》ppt课件2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2.3《2、5、3的倍数的特征》ppt练习课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1《因数和倍数》ppt课件3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例2.3)ppt课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2《通分》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2.2《3的倍数的特征》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3.1《体积和体积单位》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1《因数和倍数》ppt课件2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2《长方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2.1《因数和倍数》(例1)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五下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ppt练习课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