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教学内容: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同步练习题(上册)
小学六年级优秀数学奥数题《应用题》天天练习测试和答案
小学数学辅导:乘法的巧算方法
2016初三期中易错数学题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数学周记汇编(数学周记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关于后进生》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味“贪新求洋”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5的乘法口诀》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趣味数学故事 挑战出来的公式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练习题精选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题答案参考
让小学数学教学起来更有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冀教版)
人教版初三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观念是如何转化为行为的?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二则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经验教育叙事:做个笨老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一册数学小练习(2)
清思、反思、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随堂练习题:《做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教师经验教学叙事《做个笨老师》故事例
《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课外的探索必须回归课堂
小学六年级数学一般运算法则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双指导师徒结对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