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教学内容: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不定方程
5.4平移
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1.9整式除法(单项式除单项式)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2.4旋转变换
8.2消元(一)
4.2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
七年级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项式乘单项式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直线平行的条件(3)
《可能性的大小》课后反思
5.2单项式的乘法
4.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5.3平行线的性质
从立体图形到视图
5.1同底数幂的乘法(2)
用字母表示数(1)
等体积问题应用题
不等式的应用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抽样调查
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
相交直线
6.2提取公因式1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