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4题)
(1)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先试着让学生说一说。
(2)小组交流,发现数学信息。试着提出问题。
(3)独立解决问题。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连加、连减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乘车情境图三
1、模拟演示情境图,理解渐渐混合的实际意义。
(1)学生说说图意,请学生模拟演示上车,下车的情境。(课件动态演示)
(2)学生试着用学具摆一摆,结合情境边摆边说。
2、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情境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及每一步的意思。
3、联系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1、比一比(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计算大比拼(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5+4+1=4+3+()=2+3+()
10-3-()=3+2+1=9-8+()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你的小伙伴们。
学生观察图,说说数学信息。
列式计算。
教学小结:
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学生按顺序观察,用一句话说清图意,
表达要完整、清楚,声音要适中。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数学法则
怎样教“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应用题能够促进素质教育吗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质数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步运算一》教案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检测试卷(苏教版)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
浅谈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差工作小结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改进考试方法 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挥数学美育功
加强训练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重点之公因数
如何转化数学差生
把握重点落实目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谁爬的快》说课稿
授准、教实、练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第二学期最新期末工作总结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附答案)
2015-2016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遵循规律灵活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智慧广场--数字谜》教案
发挥初中数学试题正向功能的几点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