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 25 ,50 ,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新北师大版七下《1.2整式的加减(2)A》导学案
2015搭积木课件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课件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下《3.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3.1.4认识三角形》导学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下《1.7.2平方差公式(2)》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8.1完全平方公式(1)》导学案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课件
【苏科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3同底数幂的乘法》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3同底数幂的乘法(一)B》导学案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下《1.2整式的加减(1)B》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2整式的加减(1)A》导学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一练》flash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下《2.4用尺规作角》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8.2完全平方公式(2)》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2.1整式的加减法》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3.3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一年级加减混合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下《3.3.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9.1整式的除法(1)》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7.1平方差公式(1)》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3.3.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七下《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导学案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