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
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
5+4=()
4+5=()
9-4=()
9-5=()
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
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 () 抢答:8-7=()
高一数学学习口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
数学知识点必读: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上册知识点:幂函数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新教材《认识图形》评课稿推荐
数学第一册知识点:反比例函数
善于学习 养成习惯有“数感”
趣味数学:李、戴尔、特里和马里恩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性质》
数学教案《两条直线垂直》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
数学教案《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五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七重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评课稿:《圆面积的计算》评课稿
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小学数学评课稿最新推荐《认识时间》听课反思
17中考数学准备“错题本”争取一分都不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趣味数学:兰瑟先生的坐位
数学教案《函数》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听课评课稿听后感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最值》
数学备考指南:每轮复习要领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人教版听课心得评课稿
数学第一册知识点:一次函数
数学第一册知识点:集合
2017中考数学备考复习重点及目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