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光盘、4个红菜椒、3个绿菜椒、。 学生: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2+2=
3+2=
5+0=
1+4=
3+3=
2+4=
2+4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在植树节里,植树小队的小朋友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
(5和1可以合成6。)
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
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新课标高一数学二倍角课件
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例题)
高中数学圆的切线方程课件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二课时)
2012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5、平面向量
(人教B版必修2)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课件
高三数学第一节随机事件概率课件(理科一轮)
2012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题练习(四)
高二数学直线和平面垂直课件
高三数学2.3函数的极限(2)课件
高中数学线圆关系的化归处理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5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PPT课件
高三数学轨迹问题考点13课件(理科二轮)
高三数学复习课件综合法与分析法
2012一轮复习高考调研课件+练习(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课时二项式定理(一)
高一数学下学期平面向量练习11
高一数学1.2子集、全集、补集(一)课件
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高中数学角的复习课件
高二数学椭圆的几何性质(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课件
2009级重庆市高三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理科)
高二数学抛物线及标准方程1
高三数学9.5两个平面垂直课件(理科一轮)
高二数学直线与双曲线作业讲评
高考数学函数背景下的不等式问题复习课件
高一数学复数与平面向量的联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