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解题方法,会这个解题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从具体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口算
60+30=
10+50=
80-40=
30+20=
70-50=
90-60=
50-30=
50+20
2、 提问
教师:60+30,70-50怎样算?选其中的一个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3
教师:老师有40个黄色乒乓球(出示4盒黄色乒乓球),还有30个红色乒乓球 (出示3盒红色乒乓球)。
注意教师在出示40个黄色乒乓球和30个红色乒乓球时每盒要一一对应。
教师:看看黑板上的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如果提:一共有多少个?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如果提: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引导学生这样去分析。 教师:不管是求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还是求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都是求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所以这两个问题虽然提法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比较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36页的乒乓球比较图,现在两种颜色的乒乓球谁多谁少呢?让学生说出黄乒乓球多,红乒乓球少。
引导学生说出减法表示。
请同学们写出一个算式来表示
要求学生写出40-30。
教师:会计算出结果吗?请同学们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回答40-30的计算方法是想4-3=1,所以40-30=10。
教师:请你你刚才学的方法,填写好数学书36页上的题。 学生看书,并填写好,集体订正。
教师:翻到书37页,看看课堂活动第3题。
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
列式并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解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38页练习七第4--10题。
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共18张PPT)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2课时)【课件2】
201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5.5分式方程(2)课件ppt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2.2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共14张PPT)
第1章平行线复习课件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3.5整式的化简课件(25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3.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34张PPT)
2016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3平行线的判定课件(2份)
1.5图形的平移课件3
2016年浙教版七年级下1.5图形的平移课件(共17张PPT)
5.5分式方程(2)课件ppt201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
1.4平行线的性质(1)课件2
《6.4频数与频率》同步课件(共13张PPT)
《5.4分式的加减》同步课件(4份打包)
6.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课件1】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5图形的平移课件(共20张PPT)
2.2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共2课时)
1.4平行线的性质(2)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共12张PPT)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同步课件(2份打包)
《6.5频数直方图》同步课件(共20张PPT)
《5.2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步课件(共3份)
《5.5分式方程》同步课件(4份打包)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3.6同底数幂的除法课件(22张PPT)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1课时)【课件2】
《6.3扇形统计图》同步课件(2份打包)
3.3多项式的乘法备课课件(共2课时)
1.5图形的平移课件4
2.4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备课课件(共3课时)
2.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课件(共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