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
3、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猴子皮皮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咱们来比一比谁学得更好一些。有没有信心?
师:看,猴妈妈带着皮皮正在做什么? (摘桃子。)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幅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
二、 引导探究
1、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解决问题。
师:你知道原来是什么意思吗?
师:现在桃子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是哪两个部分?要求原来的桃子,我们就要______?
谈话: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会列算式计算么?
23+5=28 或 5+23=28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要求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小结:把已经摘下的23个桃子,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子。(再次出示)
3、指导写单位名称、口答
从今天开始,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后,小朋友都要自己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扇形》课后习题
数学六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习题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七单元试卷
数学六年级:《复式折线统计图》习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学习理解与自我提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数学欣赏》习题
《圆的认识》课后习题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习题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课后习题
小学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学会购物》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2册教材特点应对策略设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后习题
数学六年级:《统计初步认识》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学会理财》课后习题
数学六年级:《图形变换》习题
六年级数学:《购物中的数学》课后习题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存款方案》课后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认识比》课后习题
2013年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搭一搭》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的化简》课后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