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变换教案
初中数学提公因式法(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二)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分式的加减法(2)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教案
初中数学 不等关系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分式的加减法(一)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相似形教案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初中数学 分解因式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运用公式法(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提公因式法(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初二数学上册5.3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教案
初中数学 运用公式法(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旋转教案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教案全章
初中数学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二)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