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11-12页练习二。第3-9题。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高考数学定义法
高考数学函数
高考数学关于垂直与平行的问题
高考数学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基本公式应用
高考数学交轨法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基本公式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高考数学一元二次函数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4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1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高考数学几种常见解不等式的解法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1
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1
高考数学常用数学方法
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2
高考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高考数学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
高考数学导数的概念与应用
高考数学分类讨论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2
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3
高考数学关于求空间的角的问题
高考数学对集合的理解及集合思想应用
高考数学函数的连续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问题2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2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
高考数学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