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求另一个加数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题方法,突出检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1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讨论: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我是这样检查的: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3.讨论:针对图文应用题,我们应怎样解答?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学生收集信息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运用画图、摆一摆等方法,发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和解决的方法,能找到题目中多余的信息排除掉,从而在图文应用题解答中明确求其中一个加数要用减法计算。
冀教版第三册《七的乘法口诀》优秀说课稿精品
笔算乘法优秀第三册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的乘法口决》优秀说课稿2
二年级上册第3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决》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上册观摩课《分桃子》说课稿
《镜面对称》优秀教师说课稿
《用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20以内退位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优秀篇
《7的乘法口决》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线段》优秀说课稿
认识图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
人教版二上精品《数学广角》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知识树模板(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