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期末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编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下数学盈亏问题期末专项训练,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基础知识
填空
1、有99块巧克力,最少拿出( )块后可以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 )块。
2、70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5000平方厘米 =( )平方米
3. 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在算盘上拨珠的运动是( )现象;
(2)开门时门的运动是( )现象;
(3)电梯里的上下运动是( )现象;
(4)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是( )现象。
4. 9分米= 米 3角= 元
5、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每一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读作( )
判断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
2.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2000平方分米。 ( )
3.长度单位比面积单位小。 ( )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选择
1.把4个完全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周长是一个小正方形周长的( ).
A.8倍 B.4倍 C.3倍 D.2倍
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二者的面积相比( ).
A.正方形大 B.长方形大 C.一样大 D.不能判断
3、哪个算式的得数最接近2000?( )
A、550×5 B、4×349 C、505×4 D、745×2
4、张老师带28名同学去游览世界公园,每张门票60元,应付( )元。
A、1680 B、1740 C、1700
5、学校举办科技夏令营,男生有13人参加,女生有11人参加,宾馆只剩下3人间和4人间,应租3人间( )个,4人间( )个。
A、7 B、6 C、5 D、4 E、3 F、2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7. 在右图中,对于A和B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②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A
③它们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 ④它们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相等。 B
能力提高
1、将一堆棋子,排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多出14粒棋子;如果把这个正方形扩大,纵横每排各增加一粒棋子,则少15粒棋子。原来每排有多少粒棋子?这堆棋子一共有多少粒?
2、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排成一个最大的方阵,多出6人,如果将这个方阵的纵横每队各增加1人,则少11人。原来每排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3、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将绳子折3折来测,则绳子离井口还差1米;将绳子对折来测,则井外余6米。井深和绳长各多少米?
4、爸爸14年前的年龄和儿子15年后的年龄相同,今年父子俩的年龄和为41岁。今年爸爸多少岁?
5、今年哥哥比小刚大9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刚年龄的4倍。小刚今年几岁?
6、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0。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7、 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8、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教案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案:矩形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2课时)教案
分式的乘除(1)教案
菱形的性质(二)教案
正方形(三)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案
从分数到分式 教案
正方形(二)教案
梯形1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分式方程(3)教案
正方形(一)教案
分式方程 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
)教案: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教学设计
教案:梯形
矩形
矩形(四)
八年级下《平均数》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教案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四)教案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三)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二)教学设计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2
重心 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