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1. 口算题.(卡片)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 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 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 69×125×8 4×39×25
比赛结果都是老师算得快.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刚才老师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定律,它可以使连乘的计算题变得非常简便易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2.教学例3:
(1)出示例3: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先分组试算,再从上面的例子中寻找规律?
(3)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
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5×4)×10○15×(4×10) (7×8)×5○7×(8×5)
(125×80)×5○125×(80×5) (12×25)×4○12×(4×25)
(6)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教师提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
启发学生:(a×b)×c=a×(b×c) (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a、b、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0×6×7=30×(□×□) 125×(8×40)=(□×□)×□
3.教学例4: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
出示例 4:计算 43×25×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4
(1) 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 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4.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5
(1)同桌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学生总结:由25×43×4到43×25×4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
5.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
(1)学生讨论:例4和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简便.
6.启发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7.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7×4×5 8×(7×25) 12×25
教师小结: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展
1.填空: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练习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
(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4×(15×3)=(4×15)×3
(3×4)×5×6=3×(4×5)×6
6×(3×a)=6×(a×3)
2.练习第十三4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92×5×2 8×(25×15) 25×17×4×2
13×50×4 25×166×4 8×5×125×40
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4×5=2×10 a×b×c=a×c×b a+b=b+a
1×2+3=1×3+2 a+b+c=b+a+c 1+2×3=1+3×2
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1+4+6+9=(1+9)+(4+6) 4×6×25=6×(4×25) 54+28+46=(54+46)+28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填写下表,并把每组的数跟第一组的比较,说出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a
40
80
40
20
40
80
80
b
50
50
100
50
25
100
25
a×b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7、9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0×26×4 212+27+373 167+32+33 125×50×80
623-199 324+298 40×24×25 35×4×25×20
9题.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5行,每行有1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六年级奥数(下册)知识点习题精讲 二
六年级奥数(下)第一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二讲 关于取整计算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一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六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三讲 速算与巧算综合练习
六年级奥数(下)第六讲 最大与最小问题 习题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图)
六年级奥数(下)第八讲 图论中的匹配与逻辑推理 习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二讲 综合题选讲(二) 习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九讲 从算术到代数(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八
六年级奥数(下)第九讲 从算术到代数(一)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五讲 巧求面积
六年级奥数(下)第二讲 关于取整计算 习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二讲 关于取整计算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二讲 综合题选讲(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四
六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最短路线问题 习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四讲 综合训练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五讲 巧求面积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六讲 最大与最小问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四讲 关于空间想象力的综合训练题
六年级奥数(下)第四讲 奇妙的方格表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八讲 图论中的匹配与逻辑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十三讲 速算与巧算综合练习 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七讲 整数的分拆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最短路线问题 习题解答
六年级奥数(下)第九讲 从算术到代数(一) 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