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收藏
要想让自己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还需要课后多做练习,接下来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推荐了沪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5章同步练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小试牛刀:求下列带“?”的角.
2. 如图,AB和CD都是⊙0的直径,∠AOC=50°,则∠C的度数是( )
A.20° B.25° C.30° D.50°
3. 如图,已知CD为⊙O的直径,过点D的弦DE平行于半径OA,
若∠D的度数是50°,则∠C的度数是( )
A.25° B.40° C.30° D.50°
4. 如图,AB是 O的直径,点D在 O上∠AOD=130°,
BC∥OD交 O于C,则∠A= .
5. 如图,AB是⊙O的直径,弦DC与AB相交于点E,若∠ACD=60°,
∠ADC=50°,则∠ABD= ,∠CEB= .
6. 如图,△ABC内接于⊙O,AC是⊙O的直径,∠ACB=500,
点D是BAC上一点,则∠D=______.
7.如图1所示,A,C,B是半圆上三点,若∠AOC=40°,则∠ABC的度数为_______.
8.如图2所示,AB是⊙O直径,C,D,E都是⊙O上的点,则∠1+∠2=______.
9.如图3所示,D是 的中点,与∠ABD相等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直径AD=4,∠ABC=∠DAC,求AC的长。
11.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6, ∠DCB=30°,求弦BD的长。
12. 如图,△ABC内接于⊙O,∠A=50°,∠ABC=60°,BD是⊙O的直径,BD交AC于点E,连结DC,求∠AEB.
13. 如图,△ABC内接于⊙O,BC=12cm,∠A=60°,求⊙O的直径.
14. 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ACD=30°,AE=2cm.求DB长.
15.求证: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提示:作出以这条边为直径的圆.)
已知:△ABC 中,CO为AB边上的中线, 且CO= AB
求证: △ABC 为直角三角形.
拓展提升
16.(1)如图, 队员们在球场上对球门BC进行定位球的射门练习,一般的如果射门的角度越大,进球的机会就越大.其中球员A的站位恰好与球门B、C这三点处在同一个圆上,球员B位于该圆外,你认为球员A和D谁将球射进球门的机会大?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球员D站在圆内,那么这时谁将球射进球门的机会大?为什么?
有了上文为大家推荐的沪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5章同步练习,是不是助力不少呢?祝您学习愉快。
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探索勾股定理(二)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初二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勾股定理
分式的乘除(1)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2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反比例函数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
分式方程 教案
教案:分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的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教案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简单的旋转作图
分式方程(3)教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的平移作图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比例函数
从分数到分式 教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正方形
16.2.2分式的加减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频数与频率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