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4
收藏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根据回答整理:
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
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
①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②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
③具体估
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
④反馈,两种估法
学生投影展示:
一个手指估
两个手指交替估
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
⑤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0不见了怎么办?
谁估得最准?
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
生张开手臂。
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
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书厚约1()
(2)电脑屏幕长25()
(3)讲台长约130()
(4)一棵大树高约5()
(5)一幢大楼高20()
(6)跑道长400()
4、厘米与米的关系。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400厘米=?
5米=?
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①1米—1厘米=()厘米
1减1不是等于0吗?
为什么不能直接减?单位不一样
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
②1米+1厘米=()厘米
③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你是怎么想的?
1米=100厘米
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
三、复习线段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点?
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
2、画线段
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②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要注意什么?端点、直、量一量。
③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检查。
3.出现错例判断
四、独立练习
长度单位专项训练
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新版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必考考点几何初步知识
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试题(西师大版)
第四单元比的基本练习题小升初必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3.6分数连乘(2)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10月份月考试卷(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应用题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第五单元圆的面积练习题(二)
10月六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测试题
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数学3.8分数乘法复习课练习题
数学3.1分数与整数相乘练习题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练习题(一)(2014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12月份月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测试题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扇形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抽查测试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摸底试卷
人教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六单位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性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题汇总(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周长(1)》教案
备战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卷填空题
小升初数学考试必备知识点量的计量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分数和百分数
数学3.2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