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7
收藏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难点:
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时间
复习过程:
一、复习钟面
(一)复习内容
钟面上有数字1~12。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短分针长秒针最长最细
1大格里有5小格,数字几就是第5×几小格(5的乘法口诀)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走24圈是一天。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即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二)随堂练习
填空: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大格。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5)1时=____分,1分=____秒,1时=_______秒
(6)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小是()分
(7)()针走一大格是1时,()针走一小格是1分。
(8)分针走一圈走了()个小格,也就是()分,还可以说走了()时。
(9)一天有()小时,时针走()圈,分针走()圈。
(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针,它走得最(),最短的针是()针,它走得最()。
注意:填空时一定要细读题,弄清题意,特别要分清“大格”和“小格”
3、巩固练习(见后页巩固练习)
二、读、写时间
(一)复习内容
1、二种写法:普通写法:9时08分,
电子钟写法:9∶08
(注:两种写法的数字写法一样,不需要把第一种写成9时零8分)
<>
2、看钟面记时
(1)整时:分针指12,时针对正数字。
如:7时,分针指12,时针指7
(2)半时:分针指6,时针指两数字中间,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30分。
如:7时30分,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之间。
(3)分针指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第14小格,时针走过7,就是7时14分。
注意:A、几时刚过:时针走过且接近数字几(拿钟举例)
如:7时05分,时针走过7,但很接近7。
B、几时45分~59分,时针走过数字几,但接近数字“几+1”
(4)特殊情况:6时: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
12时:时针与分针重合
3时、9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但这些情况其实每一小时都有可能会经历,但只有上面几个时刻是整时。
3、看时间画钟
注意:
(1)时针短、分针长
(2)要精确到每一小格,不能有误差。
(二)随堂练习
1、填空
(1)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时。当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是()时。
(2)()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直线。
2、读一读,写一写
3、连一连
4、请画出时针和分针
三、体验时间
(一)复习内容
1、快与慢时间短─→快时间长─→慢
2、填单位方法:联想体验,比较
例:小明一天睡10(),把每个单位都代进去想一想,显然每天不可能睡10分或10秒,太短了。
(二)随堂练习
1、填空:100米赛跑,小军用了16秒,小明用了15秒,()跑得快。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了7()。
(2)小亮吃饭用了20()。
(3)小明跑50米用了12()。
(4)中央电视—1台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
(5)小华跑100米用了17()。
(6)我们每天午睡大约1()。
(7)脉膊跳10次用了8()。
(8)妈妈每天工作8()。
(9)一场足球赛需90()。
(10)小丽写1个毛笔字用8()。
(11)从北京到天津,汽车开了2()。
(12)1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
<>
四、时间的计算
(一)复习内容
1、单位换算
1时=()分1时30分=()分
1分=()秒1分20秒
70分=()时()分90秒=()分()秒
方法:
(1)大─→小
利用公式:1时=60分1分=60秒
把时全化成分把分全化成秒
如:2时10分:2时=120分,120+10=130分,所以2时10分=130分
(2)小─→大A.分─→时
从几分中减去60分作1时,剩下的能再减60分就再加1时,不能减就作几分。
如:70分70分-60分=10分,所以70分=1时10分
又如:130分130分-60分=70分,还可再减60分即70分-60分=10分
1时+1时
所以130分=2时10分
B.秒─→分,方法同A
2、时间大小比较
1时30分○70分
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或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看方便,方法同单位换算。
3、计算时间
(1)计算快慢
小红跑50米用12秒,小华用16秒,谁快?谁慢?慢多少?
方法:无论计算快多少还是慢多少,都是计算“相差多少”,用慢的时间-快的时间。
(2)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计算方法:列竖式(草稿纸上列)
时分秒
±时分秒
时分秒
(60进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华师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案1
初中第九册数学教案
初三数学教案
概率(第2课时)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学案
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复习课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2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案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案4
二次函数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案1
13、2函数(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案3
华师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3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一章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1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
华师版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3
圆学案1
华师版实数的运算
华师版二次根式的乘法
初三全年新课教案
利用角的关系判定两三角形相似学案2
初三复习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案2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