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ppt课件2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2.3.1《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ppt课件1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ppt课件2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1.1《命题及其关系》ppt课件2
新人教B版(选修2-3)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ppt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3)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ppt课件3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ppt课件2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3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ppt课件2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2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1.1《命题及其关系》ppt课件3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2-1)2.3《双曲线》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1)1.1《命题及其关系》ppt课件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ppt课件1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ppt课件1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1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4
2013新人教A版(选修1-2)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