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收藏
一、填空题:
数学练习题初三根与系数的关系1、以 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m=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y1、y2是方程y2+5my+7=0的两个实数根,且x1-y1=2,x2-y2=2,则m=_______.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x+k-1=0的两根之差等于6,那么k=______.
4.分别以x2+3x-2=0的两根和与两根积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____.
5、已知a2=1-a,b2=1-b,且ab,则(a-1)(b-1)= ______.
6、若、为实数且|+-3|+(2-)2=0,则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设x1,x2是方程2x2+4x-3=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1)(x1+1)(x2+1);(2)x12x2+x1x22; (4)(x1-x2)2;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1)x+b-1=0的两根之比是2:3,判别式的值为1,求方程的根.
3、已知x1 ,x2是关于x的方程x2-2(m+2)x+2m2-1=0的两个实根,且满足 ,
求m值.
4、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4+4=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求m值并解此方程.
5、已知斜边为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的长是方程x2-(2m-1)x+4(m-1)=0的两个根,求m的值.
6、已知关于x的方程 3 x2 10 x + k = 0有实数根,求满足下列条件的k的值:
(1)有两个实数根 (2)有两个正数根 (3)有一个正数根和一个负数根.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020年春学期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意义(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纳 税(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的侧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活动发言 作为教师,我们该培养孩子的哪些数学学习习惯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我们长高了》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体积与体积单位(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比例(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反比例练习。根据教科书自选内容。 第(8)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3的倍数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比例(3)》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体积与体积单位(3)》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问题解决(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体积与体积单位(1)》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