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收藏
初三数学同步练习之代数综合测试题汇编
(2014石景山1月期末24)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 C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定义函数f:当自变量x任取一值时,x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或y2,若y1y2,函数f的函数值等于y1、y2中的较小值;若y1=y2,函数f的函数值等于y1(或y2). 当直线(k 0)与函数f的图象只有两个交点时,求的值.
24. 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由抛物线过点,可得2分
(2)可得
直线(k 0)与函数f的图象只有两个交点共有三种情况:
①直线与直线:平行,此时;3分
②直线过点,此时; 4分
③直线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此时有 得,
由可得.5分
综上:,,
(2014西城1月期末8)若抛物线(m是常数)与直线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分别在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3.已知:二次函数(m为常数).
(1)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A,且A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
①求m的值;
②四边形AOBC是正方形,且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现将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使平移后的函数图象恰好经过B,C两点,求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 当02时,求函数的最小值(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3.解:(1)①∵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A,
.1分
整理,得.
解得,,.
又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
.
m=4.2分
②由①得点A的坐标为.
∵ 四边形AOBC是正方形,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
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3分
设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b,c为常数).
解得
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4分
(2)函数的图象是顶点为,且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分三种情况:
(ⅰ)当,即时,函数在02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ⅱ)当02,即04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ⅲ)当,即时,函数在02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综上,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7分
(2014海淀1月期末23)已知抛物线().
(1)求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
(2)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求的值;
(3)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始终只有一个公共点,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3. (本小题满分7分)
解:(1)令,则.
∵,
解方程,得 .
,.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0). 2分
(2) ∵, .
由题意可知,. 3分[来源:学科网ZXXK]
解得,.
经检验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4分
(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始终只有一个公共点,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整理该方程,得 ,
,
解得 . 6分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7分
(2014东城1月期末23)已知二次函数(a, m为常数,且a0).(1)求证:不论a与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2)设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C,与x轴交于A,B两点,当△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a的值.
23. 解:(1)证明:
..1分
..2分
∵
不论a与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3分
(2)
4分
当y=0时,
解得x1 = m,x2 = m + 2.
AB=(m + 2)- m = 2. ..5分
当△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求出AB边上高等于1.
.
. ..7分
(2014昌平1月期末24)已知二次函数y = x2 kx + k 1( k2).
(1)求证:抛物线y = x2 kx + k - 1( k2)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
(2)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若,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3)以(2)中的抛物线上一点P(m,n)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直接写出:当m取何值时,x轴与相离、相切、相交.
24.(1)证明:∵, 1分
又∵,.即.
抛物线y = x2 kx + k - 1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 2分
(2) 解:∵抛物线y = x2 kx + k - 1与x轴交于A、B两点,
令,有.
解得:. 3分
∵,点A在点B的左侧,
.
∵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
. 4分
∵在Rt中, ,
,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5分
(3)解:当或时,x轴与相离. 6分
当或或时,x轴与相切. 7分
当或时,x轴与相交. 8分
(2014门头沟1月期末23)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且与y轴交于A点. 直线经过A、B两点,点B的坐标为(3,4).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点B是否在抛物线上;
(2)如果点B在抛物线上,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设线段PE的长为h ,点P的横坐标为x.当x为何值时,h取得最大值,求出这时的h值.
23.(1)∵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
.
b=2 . 1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或 .2分
将B(3,4)代入,左=右,[来源:学科网ZXXK]
点B在抛物线上.
将B(3,4)代入,左右,
点B不在抛物线上.3分
(2)∵A点坐标为(0 ,1),点B坐标为(3,4),直线过A、B两点
. 4分
.
∵点B在抛物线上.
设P、E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P和yE .
PE=h=yP-yE
=(x+1)-(x2-2x+1)
=-x2+3x .5分
即h=x2+3x (0
当时,h有最大值 6分
最大值为 7分
(2014延庆1月期末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和点A,点B(4,n)在这条抛物线上.
(1)求B点的坐标;
(2)将此抛物线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轴下方的部分沿轴翻折,
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
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的
取值范围.
23.解:(1)抛物线过原点
=0
1分
∵m1
2分
3分
∵点B(4,n)在这条抛物线上
n=4
B(4,4) 4分
(2)将此抛物线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5分
(3)的取值范围是: 或 7分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米》课后习题
精编三年级小学生数学1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米》同步练习(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自测卷(青岛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上《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同步练习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大数的认识测试题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测试题测验卷(苏教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17,18减几》相关资料之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认识厘米》同步习题
四年级小学生上册数学复习试题(苏教版)
精编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小结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1,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同步练习(人教版)
2016年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本答案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课后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需要多少钱知识点(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