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
收藏
一、选择题
1.﹣2的相反数是()
A.-2 B.2C.﹣ D.
2.如图,将长为3cm的矩形ABCD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D(6,3),则A点的坐标为()
A.(5,3)B.(4,3)C.(4,2)D.(3,3)
3.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A.xB.﹣13C.1
4.若=36,则的余角是()
A.144B.63C.54D.44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5B.a2a4=a8C.(ab)2=a2b2D.a8a2=a4
6.若一组数据8,9,10,x,6的众数是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6B.8C.8.5D.9
7.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cm,一条直线和⊙O相切于点C,若将这条直线沿CO方向平移2cm和⊙O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为()
A.2B.3C.5D.8
8.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D.1
9.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且kD.1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为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小整数值为()
A.12B.13C.14D.15
1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12.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4,CD=3,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折痕为AE,记与点B重合的点为F,则△CEF的面积与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的比为()
A. B. C. D.
1.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教案+拓展习题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6.1平均数(第2课时)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4份)
4.3一次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3.1确定位置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4份)
7.4平行线的性质课件ppt
7.1为什么要证明课件ppt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4份)
6.2中位数与众数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3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4份)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课件+教学设计+拓展
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
7.1为什么要证明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4.4.1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ppt
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课件ppt
6.4数据的离散程度(2)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4.3一次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3平行线的判定课件ppt
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ppt
5.5里程碑上的数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
6.4数据的离散程度(1)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ppt
4.1函数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4份)
5.1认识二元此次方程组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