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收藏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2013年初三数学家庭作业,希望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 题3分,共30分)
1. 下面四个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
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菱形
C.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
D.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有如下命题:①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l或0.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一组对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4.有下列四个命题:
(1)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 边形是正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5.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 如图,在△ 中,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于点 , 交 的延长线于点 ,已知, , ,则四边形 的面积是()
A. B. C. D.
7.如图,小亮用六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四边形,则图中 的度数是( )
A. B. C. D.
8.用反证法证明△ 中,若 ,则 ,第一步应假设()
A. B. C. D.
9.如图,将一个长为 ,宽为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 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将剪下的部分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10. 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 , ,若将纸片沿 折叠,使 落在 上, 点 的对应点为点 ,若 ,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如图,在四边形 中,已知 ,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则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
12.命题:如果 ,那么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3.如图, 在菱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 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条件即可).
14.如图,在△ 中 , 分别是 和 的角平分线,且 ∥
, ∥ ,则△ 的周长是_______
15.如图,矩形 的对角线 , ,则图
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
16.如图,在等腰梯形 中, ∥ , = , ,
, ,则上底 的长是_______ .
17.有下列命题:①若 ,则 ;②若 ,则 ;③一元二次方程 ,若 ,则方程必定有实数根;④若 ,则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
18.有这样一个游戏:把100根火柴堆在一起,两人轮流取火柴,每人每次最少取1根,最多取10根,谁能取到最后剩下的火柴,谁就是胜者,则先取者为战胜对手,第一次应取____根火柴.
三、解答题(共46分)
19.(5分)如图,在△ 中, 两点 分别在 和 上,求证: 不可能互相平分.
20. (8分)已知 是整数, 能被 整除,求 证: 和 都能被 整除.(用反证法证明)
21.(5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 过点 分别交 于点 求证: .
22.(9分)如图,在△ 中, , 的垂直平分线 交 于 ,交 于 ,
在 上,且 .
⑴求证: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⑵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3.(5分)已知:如图,在 中, 、 是对角线 上的两点,且 求证:
24.(5分)已知:如图, , 是 上一点, 于 , 的延长线交 的延长线于 .求证:△ 是等腰三角形.
25.(9分)已知:如图,在△ 中, , ,垂足为 , 是△ 外角 的平分线, ,垂足为 .
(1)求证:四边形 为矩形;
(2)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矩形 是正方形.
第2章 命题与证明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A、C、D都正确,B.由图可知,四边形符合B项的要求,
但不是菱形.
2.D 解析:①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是错误的,例如 故①错误;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还可能是0,故②错误;③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不包括0,故③错误;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l,0,或 ,故④错误.故选D.
3.B 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知B正确.
4.D 解析:只有(1)正确,(2)(3)(4)错误.
5.C 解析:由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知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所得四边形是菱形.
6.A 解析:∵ 是 的垂直平分线, 是 的中点, ∥ ,
, 四边形 是矩形.
∵,, , ,
,
, 四边形 的面积为 .
7.A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等腰梯形的三个钝角之和为 所以等腰梯形的钝角为 ,所以 .
8.D 解析: 与 的大小关系有 , , 三种情况,因而 的反面是 .因此用反证法证明 时,应先假设 .故选D.
9.A 解析:由题意知 4 , 5 ,
10.A 解析:由折叠知 ,四边形 为正方形, .
11. ∥ 或 或 (答案不唯一)
12.如果 ,那么 假 解析:根据题意得,命题如果 ,那么 的条件是 ,结论是 ,故逆命题是如果 ,那么 ,该命题是假命题.
13. (或 , 等)
14. 解析:∵ 分别是 和 的角平分线,
, .
∵ ∥ , ∥ , , ,
, , , ,
△ 的周长 .
15.28 解析:由勾股定理得 ,又 , ,所以 所以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16.2 解析: ,∵ 等腰梯形 中, ,
又 ∵ ∥ .
.
17. ③ 解析:由 ,得 ,可以求出很多结果,故①是假命题;由 ,得 或 ,故②是假命题;在一元二次方程中,若判别式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因为 ,则判别式 一定大于 ,故③是真命题;若 ,则 ,故④是假命题.
18.1 解析:因为每人每次取的火柴不能超过10根,所以先取者只需到最后一次给后取者剩下11根,因此,不管后取者取多少根,最后的赢家定是先取者.为此,先取者取后留下的根数为11的倍数,即99,88,77,66,44,33,22,11.所以先取者为战胜对手,第一次应取1根火柴.故答案为1.
19.证明:假设 可以互相平分,
连接 ,则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与△ 相矛盾.
不可能互相平分.
20.证明:如果 不都能被 整除,那么有如下两种情况:
(1) 两数中恰有一个能被 整除,
不妨设 , ,
令 , ,于是
,
不是3的倍数,与已知矛盾.
(2) 两数都不能被 整除,令 , ,则
,
不能被 整除,与已知矛盾.
由此可知, 都是 的倍数.
21.证明:∵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故 .
22.(1)证明:由题意知 ,
∥ , .
∵ ,AEF =EAC =ECA .
又∵ ,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2)解:当 时,四边形 是菱形 .理由如下:
∵ , , . ∵ 垂直平分 , .
又∵ , , , 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23.证明:∵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在 和 中, ,
, .
24.证明:∵ , .
∵ 于 , .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25.(1)证明:在△ 中, , , .
∵ 是△ 外角 的平分线,
, .
又∵ , , , 四边形 为矩形. (2)解:给出正确条件即可.
例如,当 时,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于 , .
又∵ , .
由(1)四边形 为矩形, 矩形 是正方形.
怎么样?上面的题你会了吗?希望看了这篇2013年初三数学家庭作业可以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泡泡数学思维导学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合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
2011年小升初“数学”冲刺备战策略
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
天津泡泡少儿开设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啦
六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物体和图形》
六年级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资料
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一)教学设计资料
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POP小升初数学体验课火热预约中
六年级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三)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
新东方数学思维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
泡泡全力打造小学数学特色课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资料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三)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六年级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资料
六年级教案: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简单应用题
《可怕的白色污染》说课稿(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小运动会》
诸暨的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调查研究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二)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