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收藏
教师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围绕认识每4年有一个闰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索新知。而教师善于调动各种感官的作用,更是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一个肯定的眼神、会意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一个皱眉让这群足智多谋的学生又一次陷入思考;一句鼓励性的评价会让好胜的他们得意洋洋;而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更是让他们争论不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师而言像这样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支点”,对课堂教学将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总是能够充分地应用每个“支点”的辐射作用,绕出令我们意想不到、拍案叫绝的色彩斑斓的“舞台”!在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表格,然后在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看似简单的安排,但是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因为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让他们在同学之间的知识的启发下,引起自己的知识联想,才是教师的用心所在!
学生正是在教师设计的一个个“支点”下,逐步旋转出一个大舞台来的。当集体汇报时学生回答2008年是闰年,教师又充分利用当时的教学情景适时地让学生总结出判断一个年份是不是闰年的方法来,(“教师侧着头,皱着眉做不解状:‘你们怎么那么肯定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可是为什么除以4呢?’教师不满足学生的答案,故意拉长声音继续追问。”)教师的语言、动作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想高潮,看看他们是“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其结果是:“‘太棒了,同学们!’教师不由自主地为学生的出色表现喝彩,而学生呢——个个喜形于色。”而“我发现了奥运会是每4年举行1次的”这位学生的回答更是教师的惊喜的收获!教师的这个“支点”创设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
可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资源,是教师创造好的“支点”的关键所在。教师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支点”,得到的将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局,学生将会把利用这一个个“支点”旋转出一个绚丽的大舞台!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数与代数》练习课件5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教室》教案和试题4篇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小猫钓鱼》教案和习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认识图形》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背土豆》教学课件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小鸡吃食》教学PPT课件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整理房间》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教室》教学动画-空间方位flash素材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猜数游戏》PPT课件2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快乐的午餐》PPT课件包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快乐的午餐》PPT课件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数与代数》练习课件1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小鸡吃食》flash素材包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整理房间》flash素材包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我说你做》教案素材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背土豆》习题2篇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搭积木》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总复习》教学课件2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小猫钓鱼》PPT课件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数学好玩》PPT课件2篇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搭积木》PPT课件1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左右》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做个加法表、减法表》flash素材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认识图形》PPT课件1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跳绳》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小鸡吃食》PPT课件1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猜数游戏》教案和试题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背土豆》flash素材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背土豆》教学PPT课件
北师大2012版数学一上《跳绳》flash素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