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
收藏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2-4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她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了3个桃,并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这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一口气就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老大还能吃几个桃?老二能吃几个?老三呢?
二 .操作学具。
同样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也不同,我们一起来演示一下他们午餐吃桃的情况(请一名学生板演)。先拿出三个盘子,每个盘子里都放三个桃,老大的盘子里要拿掉几个?还剩几个?老二要拿掉几个?还剩几个?老三呢? 一个也没有可以用几来表示?
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没有了,只好出去找吃的。路上,他碰见了小白兔,听说他要找吃的,小白兔说:“小猴,我知道什么地方有桃子,可是在去的路上有许多难题,你敢去吗?”小猴子听了,高兴地说:“没问题,我不怕!”“沿着这条路走,在山那边有两棵桃树,树上结了许多桃子。”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就这样,小猴上路了,他看见什么了呢?
出示图例 ,说说图意 。
现在有几个人呢?算式怎样写?(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讨论:为什么用减法算?为什么等于0?
质疑:算式中第一个3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3呢?0又表示什么意思?
小猴是怎样算的呢?(3—3=0)这时他可高兴了,一蹦一跳地向前走了一会儿,他又看见了什么呢?
2、教学例2。
出示图例,说说图意。
这一回,又要给小猴出什么难题了呢?(两盆一共开了几朵?)
算式怎样写?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我们来看看小猴是怎样算的?对不对?这真是一只爱动脑子的小猴,你看,他又蹦蹦跳跳地上路了。
四 、想想试试,深化新知
1、教学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第2题
(1) 这一回,他又碰到什么难题了呢?(出示图)
(2) 这么多题目,可把小猴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它的忙吗?
(3) 小组合作,说说怎样想的,有困难的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填在纸上。
(4) 汇报情况。前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聪明的小猴总算解决了难题。在他正准备继续赶路的时候,小突然听见鸟叫的声音,原来树背后正挂着三只鸟笼呢!(出示图)。
(2) 小猴子想:妈妈教育我们要爱护花鸟。我一定要把他们放回大自然。
(3) 说说图意。根据图意,你能想到什么算式呢?填在书上。
(4) 交流汇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5) 小结:小鸟飞出去了,1只,2只,3只,飞出去的越多,笼子里的鸟越少,最后,5只鸟全飞出去了,笼子里一只鸟也没了。
3、 想想做做第1题。
(1) 做了一件好事,小猴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不知不觉,它刚刚翻过了一座山,就看见了两棵桃树,一棵桃树上结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两棵树一共有几个桃子呢?指名说说。
(2) 小猴飞快地爬上桃树,摘下桃子美美的吃了起来。
(3) 还剩几个桃子呢?你会写算式吗?
(4) 吃饱了肚子,小猴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五、探索规律,深化新知
晚上,猴妈妈回来了,问起小猴们一天安排的情况,三只小猴都争着告诉妈妈。听说小猴一个人出去找食物,路上还解决了许多问题,妈妈问小猴:“你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妈妈吗?
小猴该怎样回答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指名说说,板书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听说小猴解决的都是有关 0的加、减法,猴妈妈决定来考考小猴。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你能很快地说出答案吗?
说完后,这里有什么规律呢?引导横着看,有什么规律;竖着看,有什么规律?
2、那么,下面的方框里可以填几?(分小组合作,比赛哪组写得又对又多)
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和小猴子相处了一堂课,大家高兴吗?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专家支招消除考生焦虑情绪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调研试卷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探究《画垂线》
小学识字教学的“翻转”
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恰当运用学具 提高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听评课总结经验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排列组合》春季专项练习和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复式统计表》评课稿
小学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初三学生面对中考该如何过寒假
初三生家长中考前必做的八件事
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解决中考考场心理障碍指导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精彩评课文稿
中考到了,如何克服“考期综合征”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感想
初中期末考试得分的十大秘诀
素质教育,你为什么步履蹒跚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小结 听课心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序幕”扣人心弦 “终曲”高潮迭起
阅读是一种享受,谈好的阅读习惯是怎么关成的
教师说课稿/教师招聘说课稿模板
浅探以围棋辅助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认识整时钟 认识钟表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师说课竞赛活动方案
“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商的近似值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