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要点总结_知识点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要...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科数...

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要点总结

2016-03-31 收藏

备考冲刺阶段的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提高数学素养、巩固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在复习中落实考试要求,提高应试技能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制定和执行好后期复习策略。查字典数学网小编带来了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要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1、抓纲务本,专题训练

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备考阶段,可以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本省《考试说明》为抓手、以新课程高考真题(尤其是本省试题)为素材、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自身弱项为重点确立复习专题,回归课本、纵横联系、有效整合。防止被现成的二轮、三轮复习教辅材料所束缚,防止深陷题海,无的放矢、事倍功半。

我们深有体会:每一届的毕业班同学都要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师生都沉浸在题海中,希望在高考中有个好成绩。可事与愿违,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在感叹,平时的很多训练都做了无用功。年复一年,我们的复习备考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题海战术的老路中去了。毋庸讳言,高考数学备考离不开解题,甚至确实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数学方法的体悟。

然而,在高考试题中,有大数量的题目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整合和发展。这为我们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学好、用好课本,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或接近尾声,我们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对基本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是否透彻理解了;对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能否准确表达、合理转换与灵活运用了;对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应用,定理的推导与运用是否轻松自如了如此等等。

另外,回归课本还包括重视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课本中的例、习题是教材编写专家们经过认真商讨与仔细推敲后才确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严谨性、科学性和代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深入研究每一道例、习题,充分挖掘其价值,既可以摆脱题海的困扰,又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挖掘习题功能一般包括:

(1)习题的多种解法与应用;

(2)条件与结论互换,命题能否成立;

(3)削弱命题的条件或加强命题的结论,能否得到正确命题;

(4)若(2)、(3)不成立,如何编拟才可得到正确结果

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确立专题复习大纲。比如,我们可以拟定《三角形的心与平面向量》专题,利用该专题可以将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这两大块内容有机整合到一起,将其中的重要模型、典型结构与常用方法一网打尽。再比如,通过确立《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这一专题,我们可以利用合理变通、分解组合、寻找联系这三种途径对教材习题进行改造与深化,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乃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一般处理手法(定义法、坐标法、平几法等)及相关结论融会贯通。

2、思想引领,方法先行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这里的思维主要指理性思维。数学高考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思想的考查来检测考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为此高考数学复习,尤其是后期复习必须重视数学思想的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蕴含于数学基础之中,它表现为数学观念,是中学数学的灵魂。

我们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二轮复习资料基本上都是将一轮复习的内容简单压缩一下,按原有的章节编排,加上一些最新的高考试题和模拟题,拼凑痕迹很明显。数学思想方法这一重要内容往往被编排在全书的末尾,我们认为,同学们在二轮复习的起始阶段就应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解题训练深刻领会并逐步做到自觉地在思想方法的指引下开展解题实践。

近年来,数学高考着重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此外,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也在试卷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冲刺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后期复习应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统筹各模块知识。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将已有的单薄的知识线性关系系统化,织成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以应对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这一高考命题要求。解题训练中还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多题一解,解一题而会一类。我们要不断地分析、比较和提炼,做到方法最优、成果固化。

3、注重通法,淡化技巧

近几年数学高考试题告诉我们,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考试要求。我们明显地看到新课程高考试题一直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因此,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我们必须关注学科本质,集中精力复习、巩固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学科知识。

中学数学解题的通法主要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构造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分离常数法、变更主元法、坐标法、点差法、回归定义法、数学归纳法等等。高考重在考查教学中普遍运用的常规解题方法,而淡化解题的特殊技巧。所以,没必要再挖空心思寻找新、奇、特的技巧,而应落实、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事实上,数学方法不同于数学技巧,数学技巧很难复制,既不容易掌握,也不容易保持;而数学方法是容易领会的,尽管每个同学的领悟程度会有所不同,尽管它是形而上的,但它和解题活动联系起来后就变得非常地实在、有用。比如,很多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易沟通题设条件与待求(证)结论之间的联系。此即同学们常常惧怕的所谓难题。这类问题根据既定法则和事实条件,由因导果,一直推究下去,有时会在中途迷失方向,使解题无法进行下去。很多同学肯定有这样的解题体验:在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会在解题过程中甚至在查看参考答案时,不知道自己(或参考答案)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解题的过程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事实上,这是解题的方向不明确,解题思路不明晰的体现。我们可以将综合法与分析法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执果索因、逆向探寻。在分析过程中去寻找结论成立的一些条件(隐含条件、过渡条件等),由欲知确定需知、求需知利用已知,将复杂的综合问题剖解成一个个常规的、简单的、前后关联的分支问题,利用通性通法结合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解题经验,通过模式识别启迪思维,各个击破、分步作答甚至跳步作答,这也是考场答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最后,同学们在考前应做好生理和心理的调整、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亦张亦弛。同时,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念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遇到困难不慌张、感觉轻松不懈怠,应自我暗示、及时调整。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轻装上阵、沉着应对,就一定能笑傲2016年高考!

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要点总结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数学知识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高考频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