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第...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2013-06-14 收藏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识字 1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等成语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春天美景图;指导学生读课后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去观察春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气候变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衣着等方面去观察和感受春天。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 复 苏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春天来了, 。”

词:柳绿花红 (柳) 莺歌燕舞 (歌 舞)

冰雪融化 (冰) 泉水丁冬 (泉 丁)

百花齐放 (百 齐) 百鸟争鸣(争 鸣)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识字:柳 冰 泉 鸣(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识字:歌(哥 + 欠) 百(一 + 白)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丁”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注意笔顺是“一、、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写得长一点。

第2课时

(一)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情景。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

(二)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1、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

教学难点: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生字;“梳、梢、耍”要重点识记。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春天的图画;制作有关柳树及春天的风光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1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3、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见板书)

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

板书:

醒了

软了

绿了

飞了

第2课时

(一) 朗读,板画识字

1、读第一节,老师板画春雷(闪电),出示生字“雷、醒”。怎么记住这两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

2、读第二节,老师板画柳枝,出示生字“澡、枝”、“软”。谁能发现这“澡、枝”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记住“软”字?

3、读第三节,学生板画,出示生字“梳、梢”。谁发现了这两个字的特点?

4、读第四节,说说“小柳絮”指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同学的介绍,板画柳絮飞舞的情景。

5、齐读第五节,通过比较认识“耍”字。“要—耍”有什么不同?

(二)活动,巩固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出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醒”后鼻音;“澡”平舌音;“枝、梳、梢、耍”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卡。

4、出示下列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

说( )( )( ) 话( )( )( )

朋( )( )( ) 友( )( )( )

春( )( )( ) 高( )( )( )

5、指导书写以上几个字。

(五) 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板画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六) 扩展活动 :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画一画: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的图画。

2、春雨的色彩

学习目标 :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题、淋、洒、底、欢”等字的识记方法,即通过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生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会想象,学会欣赏。

课前准备:1、从课外读物中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词句。2、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讨论揭题,引入新课

1、我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样子、速度、声音)板书:春雨。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你们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

2、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拼读讨论。拼读:自由读;同桌互读;“我会读”

讨论: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春雨的形状了吗?板画:春雨

认识生字“线”,组词。

(2)读了这句话,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指导朗读“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质疑。

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自己思考性的读

认:“欢”字,换偏旁记字。

问:读了这句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谁?

(2)大家争论什么问题呢?

4、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弄清以上问题并在句子中识字。

从句中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开展游戏活动,学习字词

1、选一名“识字大王”读生字,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并快速举起来。

2、游戏猜字。

3、检查巩固: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第2课时

(一)情景感悟,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多媒体课件,说说图中画了哪些鸟?(贴三种鸟的图片)

2、分角色朗读,讨论:

(1)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2)春雨从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动词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

(3)认识生字:淋 洒 滴 油

你发现了这些字的规律了吗?去掉偏旁来看看,是你认识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联想法)

(4)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该怎样读出争论的语气呢?

指导朗读:“不对”;“不对,不对” “你们瞧”;“你们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读对话。

(6)创设情境演一演。

(三)实践活动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给大家交流。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 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并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他的优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1课时

一、 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 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 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 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 读懂课文。

1、 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 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 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 再次巩固生字。

五、 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2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 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 )地种柏树。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 )”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 全班汇报交流。

你认为邓小平爷爷( )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4、 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 拓展活动。

1、 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 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 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 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日子 ( )的柏树 ( )的笑容

2、 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五、 总结课文。

4、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不要作过多的分析。

教学难点: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

课前准备:课外读背几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谁能读准?(春—村)

板书:春晓 村居

(二)学习生字

1、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运用“利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字音:翘舌音“诗、首、处”;平舌音“村、醉、散”

(2)字形:

组合:古(十 口) 眠(目 民) 闻(门 耳) 村(木 寸)

居(尸 古) 烟(火 因) 童(立 里)

偏旁:诗—讠 醉—酉 忙—忄

(3)字义(用田字格中的字作扩词练习):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三)朗读古诗

1、范读 。2、自由读(读对、读顺)。 3、自愿读 。4、比赛读

(四)理解古诗

1、自读《春晓》。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五)感悟欣赏

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2课时

(一) 猜谜激趣: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学词和学任何课文都一样,我们首先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下面请大家把书打开,轻声自由朗读全文。

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个别读——合作读)

三、 精读课文,理解词意

1、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词和学诗是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理解句意

四、总结课文,感悟体会

1、这么美的一首词,难道你们不想再读一读吗?(学生齐读课文)

2、情美词更美,如果我们能把它默背于心,是不是更好?(学生配音吟诵课文)

五、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2、完成书后练习3、4,准备下节课讨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