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2、会口算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主动操作,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口算:70+6=
90+4= 6+30=
复习:27可以分成( )和( ),42可以分成( )和( )。
口算: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去图书馆看书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今天老师就领你们去图书馆看一看。要想选你喜欢看的书,必须要闯过关卡才行,你们有没有信心? 恰当合理的复习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和设计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书架上面有有20本书,书架下面有16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是20+16或16+20)
学生按教师要求自己操作摆小棒,边摆边说,使学生充分反馈。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2个十加1个十和6个一,等于3个十6个一,是36。所以20+16=36。 还可能有: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10=30,再算30+6=36。
3、学生按要说一说,再填书。 第一关:教师出示教材72 页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教师提问:如何进行记算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交给学生边摆边说,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了解学生摆说的情况)。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组内说,再汇报。
完成试一试: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说出下面各题十位上得几,再计算。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先同桌或小组交流再填书,最后全班汇报。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充分的说,即可以深刻领会算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1、2、3、4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
第2题,找朋友,可通过故事的形式出现,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我和你捡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再列式口算。
第4题 :小动物回家先展示三个小动物后展示他们的家,提问:每个小动物要回哪个家?然后设计试题。(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代表一种动物进行口算,使每个学生都有口算的机会。)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练 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过程。
2、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减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和口算习题。 复习: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口算 :(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其中包括36+20 恰当合理的复习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与体验
学生按教师要求摆小棒,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在集体交流时,可能会出现三种思维过程:1、从三捆中去掉两捆,还剩一捆和6根,是16根。2、3个十去掉2个十,还剩1个十和6个一,结果是 16。3、把36分成30和6,先算30-20=10,再算10+6=16
学生
1、教师提问:如果把36+20改成36-20又该怎样计算呢?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组内说,再汇报。
2、完成试一试: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和理由(先同桌或小组交流,再填书,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充分的说,即可以深刻领会算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与应用: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1、学生观察情景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列式并口算。
2、自主小天地,学生编出自己的试题,同桌间互相解答。
3、完成练一练的1、2、3题,第1题:先说想法,再口算:第2题: 制成活动片,让学生 反复进行口算;第3题: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展示情境图。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答题
初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卷
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三)
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2
二次函数(第三课时)练习
代数式中考题
概率与统计单元检测
解直角三角形测试卷
分式全章检测卷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模拟试题4
初三数学课外辅导练习四
函数经典练习
九年级(上)数学期中测试卷
《相似三角形》第一期随堂
方程与不等式中考题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学业评价试卷
九年级联考数学试题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题(课改卷)
九年级(上)期中测试卷数学试题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数学第24章整章水平测试
概率与统计中考题
二次函数(第二课时)练习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练习
九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3
初三数学自测试题2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