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展示教材64页3-10,提问: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演示课件)教材65页图3-11,提问:这个图可以看做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演示课件)教材65页“随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数学知识点回顾(五)
2013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初三如何复习
数学知识点回顾(七)
中考数学三角形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3元月初三数学调考试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代数式复习训练试卷(有答案)
2016年海淀区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初三数学复习之公式大全 Ⅴ
初三数学试题:图形的旋转考试题(含答案)
2013届12月九年级上册数学阶段考试题
2016年昌平区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3中考数学预测试题(有答案)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考试题(有答案)
初三数学复习之公式大全 Ⅲ
2013届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3届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2016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题(含答案)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同步练习
2014初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圆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数学知识点回顾(三)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2013年中考数学实数复习训练题(附答案)
2016年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初三数学圆周角检测试题
2016年西城区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精选
初三数学试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考试题(附答案)
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考试题(有答案)
中考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训练试题(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