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0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同步检测题:第27章,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 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是比例线段的是( )
A.1 cm,2 cm,20 cm,40 cm B.1 cm,2 cm,3 cm,4 cm
C.4 cm,2 cm,1 cm,3 cm D.5 cm,10 cm,15 cm,20 cm
2. 若a、b、c、d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 =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B. C. D.
3. 如图1所示,在河的一岸边选定一个目标A,再在河的另一岸边选定B和C,使AB⊥BC,然后选定E,使EC⊥BC,用视线确定BC和AE相交于D,此时测得BD=120米,CD=60米,为了估计河的宽度AB,还需要测量的线段是( )
A.CE B.DE C.CE或DE D.无法确定
图1 图2
4. 如图2所示,将△ABO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A1B1C1(顶点均在格点上),它们是以P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P点的坐标是( )
A.(-4,-3) B.(-3,-3) C.(-4,-4) D.(-3,-4)
5.〈海南〉如图3,点D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DB与△ABC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
A.∠ABD=∠C B.∠ADB=∠ABC C. D.
图3 图4
6. 如图4,阳光从教室的窗户射入室内,窗户框AB在地面上的影长DE=1.8 m,窗户下檐到地面的距离BC=1 m,EC=1.2 m,那么窗户的高AB为( )
A.1.5 m B.1.6 m C.1.86 m D.2.16 m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同步检测题:第27章,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100以内数的认识》课标解读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课标解读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6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3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7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6课时)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4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