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0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28页做一做,练习六1、2题,30页折纸飞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具准备:教师: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二、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1、 做小风车:
(1)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
(2)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例1要求:沿虚线折一折。
(3) 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 做小风车,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 平面图形的关系:
(1) 学生准备好学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 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
(3) 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可以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4) 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5) 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6) 说一说你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拼组有什么收获?
三、练习:
1、完成28页做一做:你会用一个 剪出一个 吗?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各种办法。
(2) 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
(3)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2、完成练习六第1题:用 拼一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习的兴趣。
3、 完成第2题。
4、 自己想想还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5、 30页教你折纸飞机。
四、小结:
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 谈一谈你的收获。
人教课标三年下《除法估算》WORD教案之一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乘法》WORD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认识小数》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教案之二
新课标第十册数学教案(图形变换因数和倍数)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三
人教课标三年下《9-1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
人教课标版一下《有趣的多和少》word教案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版一下《十几减几》word教案2
人教课标版一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word教案1
人教课标三年下《24小时计时法》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横向条形统计图》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下《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除法估算》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8-1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笔算除法》WORD教案之三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WORD教案
人教课标版一下《十几减几》word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