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收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8〇1815〇15
11〇1210〇209〇6
二、新授:教学1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2015—2016学年度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要点
2016学年度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拔萝卜》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试卷(一)(A)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三册期末试卷
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试卷(二)(A)
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说课稿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发新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换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试卷(二)(B)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试卷(A)
《梯形的面积》小学数学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试卷(A)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试卷(B)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试卷(B)
北师大版二年级《生活中的大数》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试卷(二)(A)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质数和合数》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第二册《图书馆》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试卷(二)(B)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