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9
收藏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才能做到扎实而不失灵活,计算教学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下面结合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有效操作,理解算理
案例1:义务教育课程标注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
师:观察27+5与27+2有什么不同?(突出各位相加满十),像27+5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还可以用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
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探究27+5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操作过程。
学生代表上台操作。
生1:先算7+5=12,再算20+12=32。(先把7根小棒和5根合起来是12根,够10根捆一捆,一捆零2根,再与2捆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2:先把27凑成30,从5根小棒里拿来了3根,与27根合起来又够10根捆一捆,现在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3:见5根小棒想到与5根凑成10根,从27里拿出5根,与5合起来是10根捆一捆,再与二捆零2根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4;从27根小棒里拿出25根,5根与另外5根合起来是10根捆一捆。现在是3捆,再与2根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上述案例学生的摆法虽然不同,但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把握进位加法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难点的突破,如果仅仅进行语言的描述与分析还不足以实现对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理解与把握这一目的,有必要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因而,通过捆小棒描述满十进一就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这也成为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学具的直观操作揭示了满十进一的形象化理解。
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重视交流建模的过程,加强运用练习的力度,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为抽象算法铺路架从而突显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二、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更要提倡算法优化
(一)算法多样化要保质保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种理念下,算法多样化成为了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意图是为了改变原来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现象,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实在想不出来教师就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
案例:2:义务教育课程标注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
出示例题13-6=?
师:请大家口算13-6,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6+7=13,所以13-6=7。
生2:13可以分成10和3,10-6=4,4+3=7。
生3:还可以把6分成3和3,13-6=13-3-3=7
生4:6-3=3,10-3=7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想,仔细地想。(教师边说边掰手指)
生5:我知道了还可以一个一个地减12,11……
师: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6:摆小棒,先摆13根,再拿走6根,然后数一数,还剩下7根。
师:你真爱动脑筋。
生7:我可以摆三角,摆圆圈……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正负数(二)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一) 》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生活中的数(1)
六年级数学教案——《营养搭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赛场次》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正负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课
六年级数学教案——《自制练习纸》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的练习 》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四) 》
六年级数学教案——《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观察范围4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 》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2)》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 》
六年级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整理与复习第九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化简》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第3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观察范围3
六年级数学教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评析 》2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的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