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收藏
《数铅笔》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数与代数单元中的内容,在数铅笔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数数的经历,使学生对数的认识从20以内扩大到100以内,通过不同的数法: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并对这4种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出:10个10个数的方法可以很容易看出数的结果。同时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顺序,和数所蕴含的规律。
考虑到学生带100根铅笔不太切合实际,于是我布置学生课前准备100根小棒或火柴棒。今天,我在检查学具准备情况时,发现多数学生按照要求准备了100根塑料学具棒,有几个学生准备的是牙签,小男孩含塑料袋里装的是家长修剪整齐的柳树条棒,真是创意无限啊!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我们学习了1到20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来吗?学生立刻高举小手,汇报自己的想法:我会一个一个地数,1,2,3......;我会两个两个地数,2,4,6......;我会五个五个地数,5,10,15,20;我会十个十个地数,10,20。
接着,我拿出一把小棒,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大胆猜测:10根,100根,30根。.....到底谁猜得更接近准确数呢?一起数一数。我带领学生一根一根数,每10根就单放一堆,我不时还会问:现在是几个十几个一?是多少?它前面的一个数是几?后面是几?79加一个是几个十?是多少?9个十加上1个十是几个十?是多少?
然后,我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100根小棒,闭上眼睛,让同桌抽出几根,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剩下多少根小棒?
学生兴致勃勃地数着学具,各自经历着数数的过程,所以当学生汇报数的方法时也是多样化的。
在学生充分经历了数数的过程后,我写下了1到20个数字,让学生观察每一横行十位数字的特点,猜想下一横行十位数字应该是几?观察每一竖行个位数字的特点,猜想下一竖行个位数字应该是几?学生很容易就看到了规律,这时我再让学生写1到100的数字,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复习20以内的数,找到知识生长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法,数100以内的数;给学生充分数数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形成数感;观察数字特点,寻找规律巧妙迁移。
不足之处是几个学生没带学具,没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互帮互助,今后对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多培养,尤其是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平均数》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米》pp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移动》PPT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除法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PPT最新版
最新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2中心对称(2)》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分数基本性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课件.ppt
上教版高二数学教案—矩阵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PPT
高中数学2.2《矩阵乘法的简单性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2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原创】2015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3不等式的解集教案
北师版八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北师大版
2015新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5)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1苏教版必修5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配方法(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高二数学高二数学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23.2.1中心对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公园有多宽
2015新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4)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