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7
收藏
计算活动:比较高矮(中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知道比高矮的标准,值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2、有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二、量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平面上。
难点:知道与不同对象比有不同的结果,感知高矮相对性。
三、材料与环境的创设:
三种颜色大插塑积木若干;操作小方块积木若干3欢快、轻松的音乐;气球二只。
四、设计思路:
认识常见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幼儿也具有认识初步量的知识的可能性。
依据素质教育及新纲要的要求,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用积木搭高比赛、找朋友比高矮等,引导幼儿自己去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即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高矮的量概念。
五、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六、活动过程:
1、情景感知
(1)出示悬挂着的气球。
请两位幼儿来拍气球,引导其他幼儿观察:一人拍到,一人拍不到。
(2)引导讲述:为什么××拍到了气球,××拍不到?
——引出“高矮”比较,初步感知“高矮”。
2、体验理解
(1)请两位幼儿同时在桌面上进行大插塑积木搭高比赛:
听到信号后马上停止,比比谁搭得高。
(2)请两位幼儿同时在桌面和椅子上进行搭高比赛:
引导判断:“谁搭得高?能比出来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不在同一平面上”。
“要比出高矮怎么办?”
——“都放在桌子上,或都放在椅子上”。
(3)请三位幼儿同时在桌面上进行搭高比赛:
“××比××高,又比××矮”。
——引导讨:X×一会儿说是高的,一会儿说是矮的,那么它到底是高还是矮呢?(引导感知,高矮是相对的,与不同的对象比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4)集体搭高比赛:
用小方块积木进行搭高比赛,先二二结伴比高矮,再在一组中比出最高和最矮的。
3、内化迁移
(1)随着轻松的音乐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比高矮。
(2)二二结伴比,也可
三、四个同伴一起比,找出最高最矮的朋友。
七、活动延伸:
(1)弟弟、妹妹幼儿分两大组,按个子从矮到高排好队后到户外活动。
(2)教室中的用具亦可比高矮,如组合柜最高。
教后感:
四五岁的幼儿缺乏对物体量守恒的认识,在比较高矮时,引导幼儿感知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理解高矮是相对而言的,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来源于入的内部。因此,幼儿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幼儿自己本身,即数概念是每位幼儿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结合数学教育这一特点,我创设了相应情境,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体验理解,并内化迁移为自己的概念知识。
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抽屉原理
苏教版六下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数列求和知识点归纳
2016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新北师大版)
201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人教版三上数学《加法和减法》专项练习题
2015--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上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单位换算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综合测试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卷
牛吃草问题相关知识点: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题:下学期
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整除练习题精选
2016年五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练习题:下学期
浙教版六年级数学整数与小数练习题:下学期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数与代数
人教版小学三上第三单元《四边形》练习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检测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能力自测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2016小学数学毕业试卷(青岛版)
2016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第二学期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定义新运算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试卷
2016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试题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
小升初数学训练试题:排列组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