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0
收藏
教学内容: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纸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明标
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 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2.15倍。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教
1、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问题: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爬行多少米?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
(2)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说一说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再说一说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小数乘整十数。
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重点说一说怎样处理0的问题。
全班小结:遇到末尾有0的,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管0,直接计算,结果出来时,要先落0,再点小数点,最后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网
1、引导完成第2题
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2、第3题:练习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数学
让自己出题自己做
浅议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再谈小学数学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论怎样提高数学学习中的计算能力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交流
坚持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给数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情感与态度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怎样更好的读数
如何写好小学数学作业中评语批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求异思维
分享批改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几种策略
论“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学生的好奇是数学教学的财富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点滴体会
有关分数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心得交流
探索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浅谈小学数学数学中比较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及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