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1、《认识图形》本节课例题教学比较简单,只要学生会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判断出图形,但是后面的练习相比较而言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探究并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操作,我在课前准备了不少学具,如长方形纸、小棒,各种图形的纸片等等。
2、本节课我先让学生从若干图形纸片中找出自己已经认识了图形及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相似点,从而引出四边行的概念。接着再让学生把剩下的图形分分类,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分类,最终总结出规律: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从学生已有的只是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索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也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但是本节课在想想做做第2题和想想做做第5题的处理上不够恰当,浪费不少时间,练习最后一题没有来得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用最少的小棒分别摆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由于教师对首尾相连的概念渗透不到位,因此学生在围的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主要表现为这样两方面:第一,相邻的两根小棒之间没有靠紧,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第二,有学生在四边形的里面摆一根小棒,认为是五边形。思考今后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第一,充分利用学生犯的错误,引导学生在错误的图形上进行修正,从而强调首尾相连,让学生对首尾相连这一概念有一个主观的认识;第二,可以在练习之前教师先示范、强调,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练习。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来看,个人认为第一中处理方法可能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应不断提示引导。
4、想想做做第5题在这一节课应属于一个难点,从学生完成状况来看也不是很好。这一题要求学生分别把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都分成三角形,并要是最少的三角形个数,这一题最重要的两个词就是都是和最少,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学生错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的教授给学生分的方法。这一题的安排由浅入深,先让学生分四边形,再分五边形,最后分六边形,图形的边数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今后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这一练习: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一分四边形,学生很容易发现最少的三角形各数是三个,然后再让学生试着分五边形,分五边形就可以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先交给学生分的方法,及从一点向另外不相连的几个点连线,等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再单独分六边形。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高一学生如何巧妙利用时间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
小学阶段必备数学符号的读法大全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测试题(2)
2016-2017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名师解析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初一数学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初一数学圆柱表面积练习题
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
初一数学《4.1点线面体》检测试试题(人教版)
初三数学复习: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2017高考考试说明(数学)解读及复习建议
2017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高考数学临场做题要诀:先易后难 先简后繁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试题一(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1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3相反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2数轴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测试题(1)
初一数学有理数测试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
名师指导:培养数学素养 巧解初二综合题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圆
初一数学应用题小练习
高一新生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直线
高一新生如何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3
2017高考生必读:数学常见经典问题六问答
过来人支招:影响高考数学成绩的原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