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小升初2014年数学备考知识点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2014年数学知识点之比和比例
小升初数学数的改写复习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总复习
小升初数学数的互化复习
2014年小升初备考数学知识点之简易方程
小升初数学分数总复习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应用题练习题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图形的展开
2014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资料
小升初数学小数复习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工程问题讲解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选择题练习题
2014年小升初数学解题常见错误分析
中考数学备考模拟题:全等三角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填空题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备考模拟试题练习:相交线与平行
201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升初数学整数复习资料
2016中考数学考前专题模拟练习
2014年小升初数学图形问题练习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精练
小升初2014年数学知识点复习
2015——2016学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2014年广州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
2014年小升初备考数学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点讲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