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 √ 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18.1.3平行四边形判定1课件(15张PPT)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二)课件(16张PPT)
18.2.4《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PPT课件(35张)
20.1.2中位数和众数(课件+教案)(6份打包)
18.1平行四边形教案+学案+课件(4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教学课件(共15张PPT)
16.1二次根式教案+学案+课件+练习(5份)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章复习课件(2份)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学案+课件(3份)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共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3份)
16.2二次根式的乘法(第1课时)课件ppt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件(共10张PPT)
2015七年级下《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同步习题精讲课件ppt
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参考课件(共19张PPT)
16.1二次根式课件(18张PPT)
2015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1二次根式(1)课件ppt
18.1.1平行四边形j及其性质(课件+教案)(7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6.3二次根式的加减课件(共28张PPT)
20.1数据的代表(课件+教案)(4份打包)
20.2.3抽样(课件+教案)(5份打包)
20.2.4总体和样本(课件+教案)(2份打包)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学案+课件(4份)
20.2.2方差极差(课件+教案)(5份打包)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8.2.2矩形复习巩固课件ppt
19.2.1矩形(2)课件(共21张PPT)
16.2二次根式的除法(二)课件ppt
19.3.1梯形课件(共20张PPT)
19.2.3正方形(2)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三)课件(共9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