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8
收藏
2013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在众多的重点题型里,有50分以上的分值都分布在以下几个内容里,且这些内容应该是不论高、中、低端考生都不能也不容易做错的。其主要内容有: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
(1)关于“平面向量”
向量的内容多而杂,但可归为6个方面12个知识点。即:向量的计算——加、减、乘(数乘、点乘);向量的应用——向量的特征(模、辐角)、平行、三垂直。每个方面都有向量行式和坐标行式两种,因此共有12个知识点。平面向量本是高等数学的一个基础内容,就历年出题的难度来看,难度并不大,因此提醒毕业生们:做此类题时,一定要把向量语言翻译成普通语言去解决。之前讲的6个方面、12个知识点,即是一种最根本的翻译方法。
(2)关于“立体几何”
在考试时遇到立体几何,考生们一定要马上想到“三垂线定理”。三垂线正逆定理实际上是共面异面垂直的互相转化,“三垂线定理的应用,最能体现立体几何的学科特点。”对此类题的归纳是:“大半证明,小半算,证明要用三垂线。”以往很多考生遇到立体几何题就开始埋头苦算,即使算对,得分也并不高。“数学打分是按步骤来的。很多考生忽视证明,违背了出题者的意图。此类题得分的关键是证明和推导,跳跃了证明的步骤,当然会被扣分。”
(3)关于“三角函数”
谈到三角函数,下面是一道必考题。
例题:已知函数
①当a=1时,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②当a<0时,f(x)在[0,π]上的值域是[2,3],求a、b的值。
三角函数出现2次方,难度系数加大了。想化难为简,考生们则要选择“降幂升角”公式:
把该方程式化为一次式方程。然后再用
划为同角同幂去研究,最后再画图示意,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冲刺不要多做题
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是研究细致、夯实基础的精细型复习。建议大家,在最后一两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试卷外,别再做更多更难更怪的题了。“每周做3套回归型训练加2套综合模拟高考训练完全够了,一定要给自己减压!”现在做回归型即基础为主的训练题,主要是让大家找到自信,因为这些题以测试基础的解题思路、技巧为主,做完下来考生心理容易放松。而兼顾做2套综合性训练,对大家适应高考,也为高分学生拉开差距是有帮助的。“这段时间主要是训练大家的得分能力,基础的分都抓不到,难题拉分再多也没用。”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的意义》ppt课件2
苏教版六下《转化策略解决问题》ppt课件
苏教版六下《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ppt课件之四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ppt课件1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ppt课件2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实际测量》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t课件
苏教版六下《认识众数和中位数》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扇形统计图》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t课件1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的意义》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图形与变换》ppt课件1
苏教版六下《解比例》ppt课件之三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正反比例的比较》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存款和利息》ppt课件
苏教版六下《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圆柱和圆锥的认识》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ppt课件2
苏教版六下《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ppt课件之二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图形与变换》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ppt课件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正比例的意义》ppt课件1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t课件2
苏教版六下《解比例》ppt课件之二
2014苏教版数学六下《圆柱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六下《绿地面积》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六下《纳税的实际问题》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