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收藏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学生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里面拿出1,和9合起来是10,再加2是12;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高二数学二项分布及其分布列3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13
高二数学函数的零点3
高二数学概率的应用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14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12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6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1
高二数学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
高二数学矩阵的概念1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2
高二数学共面与平行
高二数学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高二数学函数的零点1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3
高二数学矩阵的运算5
高二数学二项分布及其分布列2
高二数学矩阵的概念2
高二数学函数的零点2
高二数学点到平面的距离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2
高二数学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高二数学矩阵的运算4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5
高二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3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8
高二数学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二数学矩阵的运算1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7
高二数学函数和导数及其应用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