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8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4,第30页“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八的第5~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100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数器一个,依照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第1题的图制做能放数字卡片的数位表,0~9的数字卡片,小棒100根.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出示一捆小棒,告诉学生是十根,是1个十,然后在计数器十位上拨出一个珠.同时告诉学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有几根单根小棒就在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没有单根的,个位上就不拨珠;第二位是十位,有几个十根就在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然后,教师拿出2捆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根?(两个十根.)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在计数器十位上拨出两个珠.)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在十位上写“2”,在个位上写“0”.)那么怎样读这个数?(读作“二十”.)
接着教师拿出3捆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根?(三个十根.)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出三个珠.)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在十位上写“3”,在个位上写“0”.)请同学们根据刚才“20”的读法想一想这个数怎么读?(读作“三十”.)
同样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个十,并类推出40的读法.(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要在计数器十位上拨4个珠,使学生明白计数器十位上一个珠表示一个十,4个珠表示4个十,所以要在计数器十位上拨出4个珠.从而加深学生对数位的意义的理解.)
教师拿出1捆零1根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是1个十和1个一.)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讲解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的方法.接着提问: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在十位和个位上都写“1”.那么怎么读这个数呢?(读作“十一”.)
接着教师出示2捆零1根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是2个十和1个一.)有几捆整捆的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有2捆整捆小棒,在计数器十位上拨两个珠.)有几根单根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有1根单根小棒,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个珠.)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在十位上写“2”,在个位上写“1”.)
接着教师引出2捆小棒和1根小棒读作“二十一”.
教师出示3捆小棒和1根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是3个十和1个一.)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在十位上拨3个珠,在个位上拨1个珠.)
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想:刚才我们学习了“21”的读法.它们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有两个十,读作“二十”,个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有1个一,读作“一”,因此“21”就读作“二十一”;现在我们看“31”,它的十位上有3个珠子,个位上有1个珠子,怎样读出这个数呢?(读作“三十一”.)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30的读法进行比较.30和31的十位都是3,表示有3个十,都读作“三十”.但30的个位是零,表示没有单根的小棒,个位上的数“0”不用读出来,所以表示3捆小棒的数就读作“三十”;31的个位是1,表示有1根单根的小棒,读作“一”,因此表示3捆零1根小棒的数读作“三十一”.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读法的理解.
教师出示4捆零3根小棒之后,就可放手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读出这个数.还可以适当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在计数器十位上拨4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把数位表挂在黑板上,随意摆一个二位数,让学生直接读出.这样反复练习,使全班学生都学会读.
练习到一定程序以后,教师可去掉数位表,让学生直接看着数字读数.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54和45,36和63等数的读法.
课间活动.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5~7题.
1.第5题,要比看着实物读数抽象一些,可指名读数,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2.第6题,可制成卡片,让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读数.
(3)第7题,可让学生一起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人教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讲练课件
14.2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4.1 第2课时函数的图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4.2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上探索勾股定理课件(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课件
课题学习《怎样选择较优方案》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课件:十字相乘法
14.3 第2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5.3 第1课时 同底数幂的除法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沪教版初二数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
初二数学课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5.1 第3课时 积的乘方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5.2 第2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4.2第3课时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5.1 第4课时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14.1 第1课时变量与函数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初二数学几何相似形知识总结
第七章一次函数期未总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初二数学上册平方根与立方根教学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PDF
初二数学矩形课件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上探索勾股定理课件(1)
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和众数课件
初二数学简单的分式方程和它的应用课件
14.3 第1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课件
初二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反比例函数》题型讲练课件
初二数学课件-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