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收藏
最让我快乐的是什么?是假期,接下来看看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九年级下数学寒假练习,即使在家里也能快乐的学习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
1.若的余角是30,则cos的值是( )A. B. C. D. 2.把△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的正弦函数值( )
A.不变 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为原来的3倍 D.不能确定
3.在Rt △ ABC 中,C=900,若AB =2AC ,则sinA 的值是( )
A . B . C. D.
4.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5,AC=6,则tanB的值是( )
A. B. C. D.[]
5.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
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 )A. B. C. D.3
6.如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30cm,C=90,tanBAC= ,则边BC的长为( )
A. 30 cm B. 20 cm C. 10 cm D. 5 cm
7.如图,在Rt△ABO中,斜边AB=1.若OC∥BA,AOC=36,则( )
A.点B到AO的距离为sin54 B.点B到AO的距离为tan36
C.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 D.点A到OC的距离为cos36sin54
8.如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与A同侧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a米,A=90,C=40,则AB等于( )米.
A.asin40 B.acos40 C.atan40 D.
9.如图,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
高度CD为100米,点A、D、B在同一直线上,则AB两点的距离是( )
A.200米 B.2003米 C.2203米 D.100(3+1)米
10.如图,在塔AB前的平地上选择一点C,测出塔顶的仰角为30,从C点向塔底B走100m
到达D点,测出塔顶的仰角为45,则塔AB的高为( )
A.50 m B.100 m C. m D. m
11.某市进行 城区规划,工程师需测某楼AB的高度,工程师在D得用高2m的测角仪CD,测
得楼顶端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楼前进30m到达E,又测得楼顶端A的仰 角为60,楼AB
的高为( )A. B. C. D.
12.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 ,堤坝高BC=50m,则应水坡面AB的
长度是( )A.100m B.100 m C.150m D.50 m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九年级下数学寒假练习,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5.3频数与频率课件1
数据的波动课件ppt
第一章不等式复习第一节课件ppt
平方差分解课件ppt
分式方程(1)课件ppt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课件ppt
公式法(一)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分解因式》课件6
你能肯定吗课件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3
北师大八年级下《分解因式》课件ppt
分式方程(2)课件ppt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复习课件ppt
分解因式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ppt
《分解因式》课件3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章末总复习课件ppt
《分解因式》课件2
《因式分解》复习课件ppt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课件1
2.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课件ppt
2.1提公因式法(1)课件ppt
2.1提公因式法(2)课件ppt
数据收集与处理复习课课件ppt九江县城门中学八年级下
3.1分式(1)课件ppt沿江二中八年级下
第六章证明(一)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1.1不等关系课件ppt贵阳十七中北师大八年级下
《平方差公式》课件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解因式》练习课件ppt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