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收藏
数列通项与数列求和
二. 教学要求:
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与数列前n 项和的求法。能通过转化的思想把非等差数列与非等比数列转化为两类基本数列来研究其通项与前n项的和。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及其通项公式的求法。
难点:转化的思想以及转化的途径。
四. 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
1、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公式法、待定系数法、叠加法、叠乘法、Sn法、辅助数列法、归纳猜想法等;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关键在于找出这些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通项法,转化为特殊数列法等.
(2)由Sn求an时,用公式an=Sn-Sn-1要注意n≥2这个条件,a1应由a1=S1来确定,最后看二者能否统一.
(3)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见形式有:an+1-an=f(n),=f(n),an+1=pan+q,分别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或换元法).
2、数列的前n项和
(1)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倒序求和法等。
求数列的前n项和,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 .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①当q=1时,Sn= .
②当q≠1时,Sn= .
(4)倒序相加法: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与原数列相加.主要用于倒序相加后对应项之和有公因子可提的数列求和.
(5)错位相减法: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数列求和.
(6)裂项求和法: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直接求和的数列.
方法归纳:①求和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其一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或者转化为求自然数的方幂和,从而可用基本求和公式;其二是消项,把较复杂的数列求和转化为求不多的几项的和。
②对通项中含有(-1)n的数列,求前n项和时,应注意讨论n的奇偶性。
③倒序相加和错位相减法是课本中分别推导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用到的方法,在复习中应给予重视。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数列,
,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并求
的表达式。
证明:∵,∴
假设存在某个,则可以推出与
矛盾。
∴是等比数列。
。
例2. 在数列中,
=1, (n+1)·
=n·
,求
的表达式。
例3. 已知下列两数列的前n项和Sn的公式,求
的通项公式。
(1)。 (2)
例4. 设数列的各项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和,若c1=2,c2=4,c3=7,c4=12,求通项公式cn
解:设
例5. (天津文20)在数列中,
,
,
. (I)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的前
项和
;
(I)证明:由题设,得
,
. 又,所以数列
是首项为
,且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II)解:由(Ⅰ)可知,于是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所以数列的前
项和
.
例6. 已知数列:1,,
,
,…,
,求它的前n项的和Sn.
解:∵ an=1++
+……+
=
∴an=2-
则原数列可以表示为:
(2-1),,
,
,…
前n项和Sn=(2-1)++
+…+
=2n-
=2n-=2n-2
=+2n-2
例7.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9n.
(1)求证:{an}为等差数列;
(2)求S n的最小值及相应的n;
(3)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求Tn的表达式。
解:(1)n=1时,a1=S1=-8
n≥2时,an=Sn-Sn-1=2n-10
∴ an=2n-10 an+1-an=2
∴ {an}是等差数列.
(2)Sn=n2-9n=(n-)2-
∴当n=4或n=5时,Sn有最小值-20.
(3)an=2n-10 ∴ | an |=| 2n-10 |
令an≥0 n≥5 ∴ 当n≤4时,| an |=10-2n
Tn=,当n≥5时,
Tn=-a1-a2-a3-a4+a5+a6+…+an
=(a1+a2+…+an)-(a1+a2+a3+a4)=Sn-2S4
=n2-9n-2×(-20)=n2-9n+40
∴ Tn=
例8. 求数列的前99项的和。
数列的前99项的和为2100-101。
例9. 试求的前
项和。
例10. (1)求和
(2)已知通项,求前
项和。
例11. 已知函数f(x)=(x-1)2,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若a1=f(d-1),a3=f(d+1),b1=f(q-1),b3=f(q+1),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对任意的自然数n均有:,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解:(1) a1=(d-2)2,a3=d2,a3-a1=2d
即d2-(d-2)2=2d,解之得d=2
∴a1=0,an=2(n-1)
又b1=(q-2)2,b3=q2,b3=b1q2
即q2=(q-2)2 q2,解之得q=3
∴b1=1,bn=3n-1
(2)
Sn=c1+c2+c3+…+cn
=4(1×30+2×31+3×32+…+n×3 n-1)
设1×30+2×31+3×32+…+n×3 n-1
31×31+2×32+3×33+…+n×3 n
-21+3+32+33+…+3 n-1-n×3 n=
-3 n·n
∴Sn=2n·3n-3n+1
【模拟试题】
1.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 =
3. 数列{}的前n项和为
,则数列
的前20项和为
4. 已知数列,
,则
的通项公式为
5. 设且
则
的值为
6. 求数列1,的前
项和。
7. 数列的前
项和
,则
=_____________
8. 一个数列的前项和
则
___________
9. 数列的前
项和为
10. 求和:
11. 设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的方法,可求得
的值为____________
12. 已知,
,求:
的值。
13. 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 (x)=(x-1)2,且a1 = f (d-1),a3 = f (d+1),b1 = f (q+1),b3 = f (q-1),求数列{ a n }和{ b n }的通项公式。
【试题答案】
1.
2. 2076
3. 250
4.
5. 6
6. 解:,
7.
8. 1
9.
10.
11.
12. 解:∵时,
高考数学题型解密2016:填空题和解答题
高二数学公式:半角公式与三角和公式
数学高考考前直线与圆专项训练2016
湘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空间向量学习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梳理
高二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2016年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分析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
高二数学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
高二数学学习:数学家陈景润谈数学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定理
精编高二下册数学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练2016
青岛版初二数学下册《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二数学重点知识点:阶乘公式
高二数学学习:高二数学轻松高效学习方法
高中高二数学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高二数学知识点: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数列前n项和数学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平方差公式汇总
高二数学知识点:勾股定理公式及定理讲解
高二数学下册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圆锥曲线与方程
2016学年初三下册单元模拟测试卷
冀教版初三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抽样调查》
2015—2016高二数学寒假作业解答题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重视听讲及时复习
高二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试题:导数及其应用
高二数学知识点详解:排列组合公式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模拟试题:北师大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