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_知识点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

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

2012-12-25 收藏

M:让我想一想。一个克里特人说的是(全部)克里特人。一句话说的是这句话本身。一个徽章表达的是关于(全部)徽章的论断。所有这些句子看来都是谈论关于句子本身的事。是不是自关联引起了麻烦?

M:不是。就连古希腊人也已知道即便避免了自关联也不足以消除矛盾。这里有一段对话可以证明这一点:

柏拉图:下面苏格拉底说的话是假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说了真话!

M:逻辑学家简化了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不管你让哪一句话是真的,另一句总与之矛盾。两句话谈的都不是它本身,但放到一起,仍会出现说谎者悖论。

说谎者悖论的这一翻版古时候的逻辑学家已讨论得很多了,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证明;在真实性悖论中产生混乱的根源远不是自关联所能解决的。

假若句子A是真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真的。但是,如果句子B是真的,那句子A就必须是假的。好吧,让我们认为句子A是假的,那就意味着句子B是假的。这样,要是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须是真的,结果我们又从头开始。这个过程就会这样一面重复下去,就像建筑物中一对拱顶石的顶上彼此嵌进一样。两个句子都没有谈到它自身,但放到一起,它们就不断地改变着它们的真实性,结果我们就无法说出任何一个句子是真还是假。

学生们一定愿意变个花样,把这个悖论写在一张卡片上出示给他的朋友。这是英国数学家乔戴因想出的。

在一张白卡片的一面写:

这张卡片背面的句子是真的。

该卡片的背面写的是:

这张卡片背面的句子是假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