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收藏
M:这句话有几个字?七个字。
显然原话错了!那么它的反话就应该是对的吧,是不是?
M:不对,这句语的反话正好是八个字。所以,它像它原来的话一样是错的。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样奇怪的尴尬局面呢?
这种悖论的创造者是谁,人们都不知道。这里还有另一个变了点花样的货真价实的悖论,学生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的,在黑板上写:
在黑板上标出三个有错误的句子;
1. 2+2=4
2. 3*6=17
3. 8/4=2
4. 13-6=5
5. 5+4=9
回答:只有第2句和第4句是错的。所以说“有三个句子错了”的断言错了,而这个断言就成了第三个错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1一元二次方程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1.4二次函数y = 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1.3二次函数y = a(x-h)2+k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一章小结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1.4二次函数y = 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卷(三)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2.1配方法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1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分数的意义约分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1.3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月考卷(一)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学好玩设计秋游方案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二章小结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2.2公式法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2.1配方法第1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谁先走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3.1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摸球游戏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组合图形的面积公顷、平方千米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分数的意义找最大公因数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二)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分数的意义找最小公倍数两导两练高效学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