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教学内容 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
2.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观念.
3.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各称:
李小明身高1( ) 48( ),体重45( )
问:在米,厘米,千克三个单位中,哪一个是计量物体重量的 除千克之外,你还知道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是什么吗
揭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另外两个重量:克和吨.首先,我们来认识克.
(板书:克的认识)
1克到底有多重 它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克的认识
(1)克用符号g表示,指导书写.
(2)介绍天平.
①教师用实物逐一介绍天平的各部分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及使用方法.
②天平可以比较出物品的轻重.教师演示;(天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入两个重量不等的砝码,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倾斜情况,得出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倾斜,哪边物品就重).
(3)建立1克的实际观念.
师导入:天平除可比较物品轻重外,最主要的作用是称量物品的重量.怎样用天平称量物品 我们称几种物品来看.(事先选定的)
①师演示(天平左边放一枚2分硬币,右边放入1克的砝码.)
指导观察: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说明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多少 (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
②师把天平的右边托盘中2分硬币取下,换一粒花生米,使指针又指在标尺中央.指导观察天平后提问:一粒花生米的重量是多少 (一粒花生米的重量大约是1克.)
③请你猜一猜.
老师手拿一张32开白纸:谁知道,这张纸的重量大约是几克 (指生猜出不同的重量).用天平验证:这张纸的重量大约是1克.
老师手托一把黄豆:谁再猜一猜,这样的黄豆,几粒大约重1克 (生说答案不一)用天平验证:4粒黄豆的重量大约是1克.
④我们用天平称量了几种物品 谁的重量是1克 让生亲自感知1克的重量:用手亲自掂一掂2分硬币,一粒花生米,一张32开纸,四粒黄豆.
指导比较:请同学们按老师说的掂一掂.
左手掂一枚2分硬币,右手掂一张纸.问:这两种物品什么一样 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了解两者重量一样,大小不一样.)
左手掂4粒黄豆.右手掂一粒花生米.问:你发现什么了 (引导学生得出两种物品重量相等,数量不相等.)
判断题:①大的物品比小的物品重.( )
②个数少的物品一定比个数多的轻.( )
师小结:我们通过用天平称量,知道了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又亲手掂出了1克到底是多重.下面我们再认识几种称量工具.
2.介绍盘秤
(1)(拿实物)你认识这是什么秤 你在哪见过这样的秤
(2)介绍盘秤使用方法.
3.用弹簧秤感知操作:
(1)(投影)这是什么秤 指名分别指出100克,300克,500克的位置.
(指导读数)看弹簧秤上0100克之间分成几个小格 每一格表示多少克 师抽拉片,指导学生读出60克,270克,430克的重量.
(2)操作实践(看谁称得快)
①让每人称一称自己的文具盒,数学书,钢笔的重量,再掂一掂它们的重量.
②每两人一组,用老师发的塑料袋,称出100克的沙子.老师巡视,指导.
③100克,100克地称出10袋沙子.
④推理: 1袋沙子重100克,这样的 2袋重多少克 3袋重多少克 5袋呢 10袋呢
用弹簧秤验证:3个100克是300克,5个100克是500克.
4.克和千克的关系
问:①10袋100克的沙子是多重 (板书:1000克)
引导1000克是几千克呢 用盘秤称10袋沙子,指名读数,(1千克)掂一掂1千克的重量.
1000克是几千克 (板:1千克)
1千克是多少克 (1千克=1000克)
千克和克谁大谁小 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 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合适
小结:我们知道了1千克=1000克,平时,我们称量较轻的物品就用克作单位,称量较重的物品时就用千克作单位.
三,巩固新知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投影)
舒肤佳香皂 400( )
钢笔 20( )
小鸟 2( )
2.填空:(1)一枚2分硬币重1克,5枚2分硬币重( )克.
(2)一袋洗衣粉重500克,2袋洗衣粉重( )克,是( )千克.
3.判断:(1)一瓶墨汁重260千克.( )
(2)一个西红柿重230克.( )
(3)1千克棉花比 1000克铁轻.( )
4.小游戏:(请你称一称)
王明要用500克的弹簧秤,称出1千克的瓜子,他要怎样称 称几次 请你帮帮他.(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称后)问:怎样称的最快.(称2个500克.)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克的认识(二稿)
教学目标:体验一克很轻,所占的体积一般很少,不过不同密度的物质,体积也是不一样的.学会看秤,并了解生活中克的一些应用.
教学过程:
师:星期天老师去超市称了一些巧克力,你们想吃吗 不过,我想请你猜一猜,这里一共有多重
(秤称一下,)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不到一千克)那我们还能说是几千克吗 那该用什么单位呢 这么多巧克力又到底是多少克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克有多重.有谁已经知道1克了吗 你觉得一克怎么样 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1体验一克
(1) 师:一个两分的硬币,大约正好是1克.
(2)老师用天平称出了1克黄豆,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粒 然后就把那五六粒黄豆放在手心掂一掂.
(3)这一块巧克力一共是5克,你能掰下一克吗 想一想你是怎么分的 尝一尝,这一克的巧克力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一克的东西怎么样 (很少,很轻,感觉不到)把剩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谁多咬了 请你再咬几口,让手上只剩下一克,会吗
(4)这是一个喝药的量杯,上面有一些克度,一般写着几就是几克.找到5那条刻度线,装上水就是5克,所以一克水怎么样
(5)这是一个我们平时喝的可乐瓶,里头好像什么也没有,但是却有什么 (空气)这瓶里的空气就正好是一克.你们觉得一克空气怎么样 (克虽然很轻,但一克空气却有很多.)
(6)生活中你还能找到比一克经的东西吗
3会看秤
(1)比一克轻的东西很少,我们所看到的大都比一克重,有的是几十克,有的是几百克,还有的是几千克.
瞧一瞧,你们带来的好吃的,给大家猜一猜它是多少克
(2)这些包装袋上的多少克是怎么称出来的呢 我们还是要来学习一下看秤.
(3)瞧这个桔子是多少克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秤的一圈是勤 克,每一大格是100克,指针指着几就是几百克.)
(4)我们再来看这些饼干,这包是 克,这包是 克,它们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克 你算一算呢 我们再来称一称,是不是一样.
4进率
我们来看一包盐是多少克 500克.两包盐就是多少克 谁能来写一写
(1000)克.
我们称一下,你发现指针指着多少 这个一千克,你会写下来吗 1千克
所以我们得到克和千克的关系是1000克=1千克
(2)下面把书打开,你会解答书上练习吗 (2千克= 克)
5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使用克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好吗
(1)一个成人每天吃盐的总质量不能超过6克.
(2)1只蜜蜂采200万朵花才500克蜜
(3)中国刑法规定,贩卖毒品50克以上即被叛除死刑.
(4)上个星期六陈老师去味千拉面吃面,非常生气,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5)除了称一些食品会用到克,一些日用品中也会用到克.大家看一下这个三星手机广告纸.你能找到里头说明手机重量的数据吗
(6)还有一种情况不知道在家有没有发现.请看下面一张超市的广告纸.
你能看的懂上面的介绍吗 为什么它们都是写的500克 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过菜 他们一般问卖菜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这东西是多少钱一斤 这一斤就是我们这里说的500克.但是斤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质量单位,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很不方便,所以大概二十几年前在一些超市或商场中取消了斤的用法.一般只在菜场上使用.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一斤作单位,所以我们在超市里总是看到一些菜的价格还是使用了一斤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500克.
(7)那么现在买大粟,都说买一斤送半斤.也就是你买一斤的话,电子秤上要显示多少克 0.750千克
(8)老师也有一个不太明白的地方,一直都没有时间去了解,就是有一些不同型号的A4纸,如果你不是在超市里买,而是去一些小店里买的话,老板会问你,你是要70克的,还是要80克 这里的70克,80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兴趣的同学能帮老师去了解一下吗
解方程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单元试卷(三)
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质量检测
《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
初一数学12月反馈测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三
初一年级数学秋季期中考试卷
不等式应用设计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
初一数学测试试题3
初一数学上第八章测试题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自测试题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模拟试题
7年级数学第一学期一元一次方程考试卷
平行线(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不等式应用题的基础题
整式的加减(四)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测验
初一数学上期中练习卷
初一数学上学期(一、二章)复习题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测试卷
整式加减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上)数学测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不等式的变形(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