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收藏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中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 第23、24题各7分,第25题8分)
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M、N,在AC的延长线上取点P,使CBP= A.
(1)判断直线BP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O的半径为1,tanCBP=0.5,求BC和BP的长.
24. 已知: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是4,点M、N分别在两边AB和CD上(其中点N不与点C重合),沿直线MN折叠该纸片,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点E处.
(1)设AE=x,四边形AMND的面积为 S,求 S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明该函数的定义域;
(2)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N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点M能是AB边上任意一点吗?请求出AM的取值范围.
25.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4,0)、B(0,-3),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C,若△AOB∽△BOC(相似比不为1).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BC的外接圆半径r;
(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m,0),使得以线段BM为直径的圆与线段AB交于N点,且以点O、A、N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我们就从这篇初中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精选开始行动吧!
课题二: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
课题二: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课题一: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课题一: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题二:多位数的写法
求平均数
课题三:乘法分配律
小数和复名数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课题二:求未知数x以及除法的巩固练习
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课题三:有余数的除法
课题四:综合练习
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
课题三:综合练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小熟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梯形的面积计算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课题五:混合练习
[可怕的白色污染]
课题一: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列含有未知数X等式解应用题(一)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常用的计量单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